2022年,全省开发区数量增至93个,工业类开发区规划面积、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到全省的1.86%、31.5%,工业投资比重占全省52.3%……开发区发展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强劲势头。
开发区作为全省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在推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到2030年基本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开发区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下非常之功、恒久之力,全力打造开发区升级版。
加快提档升级是发展方向。近年来,我省开发区各类要素加快积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紧抓全省推进制造业振兴重大机遇,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用好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专业镇等平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千亿产业,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百亿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做强智能终端等优势产品。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滚动推进“三个一批”活动,不断提升开发区产出效益。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持续激发动力活力,真正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机会、有舞台、有前途。
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招商引资是关键。积极探索招商部门“三化三制”改革,大力实施“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整合各方招商力量,动态完善招商图谱,开展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招商。紧紧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梯度转移,加大对接力度,做好产业承接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发挥我省综合能源基地、材料和算力基础等各方面优势,开展“长板”招商,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山西。
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发区是一个地方的窗口,其营商环境好坏企业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更好发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应,把承诺理念、标准意识、代办服务融入到改革全过程、全流程,本着事项就少不就多、服务就多不就少的原则,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能优化的优化,持续提升“区内事、区内办”水平。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等改革,推动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学习借鉴外省先进经验,促进营商环境3.0版改革落实,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党的二十大的浩荡东风,全省开发区发展正在加足马力、奋楫前行,一定会在加快山西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上大有作为、大放异彩!
刘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