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商务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全省商务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到,全面恢复和扩大消费。
消费是国民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起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于宏观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实施消费促进,我省坚持多点开花。2022年,全省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25.05亿元,带动消费268.41亿元;发放“爱心消费券”3.8亿元,惠及30万人次;发放工会消费券3.71亿元,惠及131.42万人;发放汽车补贴6.49亿元,拉动汽车消费160.56亿元。除此之外,打造了7个省级夜经济试点城市、18个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一系列举措,为消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赋能添色。
当前,做好消费促进这篇大文章仍需再接再厉。根据省商务厅工作部署,2023年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供给端发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与此同时,全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活跃城市夜经济、推进电商直播、扶持老字号进一步发展壮大等措施稳步推进,从而为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挖掘潜在消费需求,乃至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创造了条件。
实施消费促进,助力经济发展,今后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就全省而言,下一步,将从加快推动消费复苏、持续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提升城市商业体系、深化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打造乡村e镇发展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体系与快递物流体系贯通发展等方面着力,出台促消费一揽子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随着这些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的陆续出台,相信会对优化全省的消费环境,提升百姓消费预期,增强其消费信心,给予可靠助益。
需要指出的是,政策措施的出台要及时有力,执行落实亦当雷厉风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树立大局观念,积极携手履职尽责,通过加强监测预测和调度分析,及时解决问题、调整完善政策;通过深入调研,自我加压,持续破除有悖于市场逻辑的隐性壁垒,消除不利于要素流通的行政保护。不只是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金融力量亦不可缺位。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与政策,各金融机构有必要在“让消费更方便”上下功夫,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将金融服务嵌入更多消费场景,使消费者能用、会用、愿用。
可以预见,做好消费促进工作面临的挑战不小,但只要坚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齐心协力,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以此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慧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