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更好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

  “不同类型‘链主’企业有何诉求?”“在税务方面,这类企业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入企服务组深入山西综改示范区,了解“链主”企业项目推进情况,举行服务重点产业链座谈会,倾听企业心声。这体现了全面贯彻“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旗帜鲜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顶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要更好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更多民营企业感受到山西营商环境的新变化。
  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些企业特别是服务业面临种种困难。助企纾困,需要政府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聚焦市场主体痛点堵点难点,不断挖掘潜力,拓展空间,加大减负纾困力度,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输血补气”。
  纾困解难,就要快人一步、抢先一招,精准对接,有的放矢,主动深入企业,多问问企业急需什么,现实矛盾和困难在哪里,多想想自己能提供哪些帮助。走访中,面对企业所想、所急、所困的问题,要及时列出一份全面的“问题清单”,梳理研究,找出关键因素、症结所在、突出短板,并一一拿出对策。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需要在政策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法治化上下功夫,确保服务举措切实可行,又很管用,帮在点子上,扶在关键处。
  具体而言,算好“减负账”。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推动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避免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切实降低企业因疫情增加的成本和风险。算好“稳岗账”。扩大“返”的范围,提高“返”的标准,加快“返”的速度,确保定向输出、精准到岗,推动政策红利进一步传导、复能活力进一步释放。算好“融资账”。快速响应企业融资需求,优化信贷流程,助力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企业资金链畅通,最大限度纾解企业资金压力。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沉下心来研究问题,带着感情服务企业,下大力气解决难题,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竭尽所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温暖,让政策真落地见实效,把助企举措转化为企业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稳增长是总基调,稳增长就要稳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和开发区要强化“店小二”意识,切实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持续在要素保障、简化审批、减税降费、入企帮扶等“软环境”上下硬功夫,真正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优质服务,始终把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助力企业就是助力发展。立赶超之志,鼓奋进之气,强服务之基,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用高质、高效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定能帮助企业战胜困难险阻、发展壮大,让千千万万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李慧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2期

  • 第2023-02-11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6期

  • 第2023-02-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