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路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精品旅游公路正当时。
以路为媒、串珠成线,旅游公路连起三晋好风景。山西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富集,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长期因“点状分散、线状短窄、片状不足”的传统格局受到制约。我省以交旅融合为转型突破口,以精品旅游公路将分布相对松散的景区景点串点连线成网,打造“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全域旅游路网格局。截至2022年底,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已串联起沿线112个A级以上景区、315个非A级旅游资源点,同步配有慢行道、驿站、房车营地、观景台等漫游设施,让游客畅游全域、随走随停,实现“快旅慢游深体验”。
乡村因路而美、产业因路而兴,旅游公路为沿线群众架起致富路、幸福路。陵川县浙水村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为契机,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年接待游客达到50万人次,走出一条古道致富新路;永和县望海寺乡郑家垣村借助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将村里的红枣销往全国各地,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我省以交旅融合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将脱贫村、交通闭塞村纳入旅游公路规划的重点,串接起沿线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为沿线百姓创收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要素互通、双向流动,旅游公路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一方面,旅游公路的开通让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出门有路、抬脚上车、山货进城、城货下乡”带来的实惠,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城市资本、现代科技、先进理念、外部人才等“流向”乡村。要把旅游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引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推动城乡路网结构日趋完善,有效带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良好互动,筑牢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
道路通,百业兴。高质量建设精品旅游公路,是山西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现实需要,也是增进民生福祉、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将“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面建成”列入未来五年的大事要事,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条蜿蜒纵横的“金丝带”穿梭三晋大地,让山西好风光更加出彩、幸福生活扑面而来。
木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