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近日召开的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要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等各方面、全过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绿色交通发展格局。
  深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要从宏观角度着眼,高屋建瓴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坚持综合运输通道内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提高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复合利用程度。要提升建设集约化程度,协调统筹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电力、油气、能源岛等重大基础设施相对集中布局,避免穿越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区域以及重要自然和人文景观区,减少对重要空间的分割和环境影响。特别是我省作为文物资源富集大省,保护丰富文物资源应成为绿色交通发展应有之义。
  大力推动城市公交、出租车和城市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提高。截至2022年9月,山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5万辆,主要集中在城市公交、出租、私家车以及城市配送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更高水平,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既要在需求端充分释放潜能,也要在供给侧更好发力。我省应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际需求,综合运用政策、金融、行政等手段为新能源企业注入发展“活水”。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力度,从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品牌竞争力、优化配套环境。
  不断降低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建设绿色低碳美丽交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应率先带头采购绿色交通出行服务,鼓励公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要推动交通运输人文建设,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精细化服务产品,满足不同群体出行需求,通过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力度、服务温度,来增强人们绿色出行的自觉度。太原市交通建设近年来不断提质增速,快速路、高架桥、下穿隧道以及已经投入运营的地铁2号线、全面开建的地铁1号线,打通了城市的关节,全面迈向立体化交通,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顺畅,省时省力,搭乘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意愿日趋强烈。

沈鑫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18期

  • 第2023-04-17期

  • 第2023-04-16期

  • 第2023-04-15期

  • 第2023-04-14期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12期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10期

  • 第2023-04-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