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日,同事给我发来一段小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两个非洲兄弟在丛林深处的一片开阔的空地上,用锹与铲等简单的工具,“孔武有力”地建起了“豪华别墅”。他们还依次建造了卧室、客厅、楼梯、晾台、雕塑、游泳池。他们就地取材,使用竹子做好了凉席、桌椅、卧榻、窗户等家具可谓样样俱全。其建筑构造类似于我们的窑洞,而屋小乾坤大。视频显示,炎炎烈日下,蓝色的游泳池可供消暑解乏。而夜晚则有暖灯点映星辰,颇具一份诗意。他们还钻木取火烤鱼吃,割树胶做颜料绘壁画,简直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叫作“荒野建筑师”的系列视频,专门记录或讲述在条件极其贫乏的情况下,建筑师们在接近原始生活环境的状况下的生存技能,意在赞扬人类探索和开发大自然的原动力和创造力。
我是搞建筑工程的,常因出差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便常在电话里问:“爸爸,你干什么去了?”“我在工作”。“你做什么工作?”“盖房子。”“爸爸,你别出去盖房子了,我在家给你盖好房子了,你回来吧。”有一次回家陪孩子,看见他玩积木,我就随意夸了一句:“你都会自己搭建自己的城堡了,真棒!”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之后孩子一旦想我,都会捧着一个新搭建的房子模型和我视频聊天。
他说:“爸爸,你看我这次搭得怎么样?”
每次我都会认真解答,如“感觉结构牢固,造型美观,但是阳台设置在右边是不是比例更协调一些?”“如果我要是想在客厅会客的话,有个大一点的观景台应该会心情更舒畅一些。”我这样回答完全源于孩子出人意料的构想力。比如他说过“这一间留给熊大熊二吧,它们个子太高了。”“这一栋楼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房子,就连怪兽萨乌鲁斯也无法摧毁。”“这是给妈妈留的化妆间,女孩们都爱美。”
在家的时候,我陪孩子看过很多种动漫片,如《奥特曼》《葫芦兄弟》《悟空小侠》等,旨在和他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这样每次聊天的时候就不会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有一搭没一搭尴尬,往往是一通漫无边际山南海北的畅聊。
我问他:“你盖房子是给谁住呢?”
“给咱们一家子呀?”他稚嫩的声音里有我内心的一份欣喜。
那爸爸要一间书房,你也给自己留一间房吧。
嗯,我留一间给奥特曼,你不在家的时候,让他来陪我玩……
在不断的对话当中,小孩的想象力真的是叫我叹为观止。或许相隔太久,或许平日里粗心大意疏于交流,他在飞快地长大,我在缓慢地变老。在这个不断缩小的智识差里,有时候看到的是自己方方面面的不合格。有一次和孩子聊天后,我忽然就意识到了盖房子和造房子的差别。陋疾成习,干久了我就慢慢不再认真研究图纸,开始“想当然”了。盖房子偏向于“照图施工,不在乎设计者的错与对,不在乎使用者的便与不便”。而造房子则不同,它更接近于量身定制!是有构思的层面,也有创造力的展现。造房子的设计师是明确某类人的所需,而后圈定一个阶层来设计。具体体现为给业主满足卧室、厨卫、客厅、阳台以及水电暖等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构思建筑的风格、整体环境的营造等。高明的设计师,可以造出“小屋大意境”来。
在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的《造房子》一书中,他说道:“我在各种场合反复宣告:每一次,我都不只是做一组建筑,每一次,我都是在建造一个世界。”他还说:“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我不在这里讨论形而上的东西,只是鉴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思考一个问题,我怎么练就这种“造”的能力?
我曾参与一个学校的建筑设计。从选址、总平图布置、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文设计,再到一些学生生活习惯的了解、特定课程的建筑所需的空间与构造、生活器具的大小及摆设等方面事无巨细的推敲演练,由此对“造”的过程略有涉及。造,不是凭空臆想而是踏踏实实一件件一桩桩的充分考察、筛选、取舍,结合所有先进的构筑经验和学校所要营造的整体校风校貌等因素综合筹划的。
我从自己的日记本里找到那段时间里的一点心得:“一些群体性公共建筑将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化建筑的外在写意适当融合;一些商住结合的建筑则更注重使用功能与人文环境的结合;而古村落建筑则可以与不同的灯光映照显示出美轮美奂的意境。”
“‘盖’是一种被动付出,而‘造’代表了一种综合能力,它体现为主动思考,谋篇布局以及细节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视频中的建造师们、还未知世的孩子、以建筑为业的我,都在自己的认知和经验里慢慢摸索,期待造出一座内心满意的房子来,期待通过我们的建造过上内心满意的生活,处在美好的世界。
赵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