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兑现事关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日前,全省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会议要求,集中解决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合同协议履约中存在的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促进政府守信践诺,提升政策兑现落实力、执行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政策不兑现等于白条。要立足于法治、着眼于解决、致力于长效,从组织架构搭建、日常工作实施、重点项目推进、督查考核问效等方面,建立工作闭环落实机制,选优配强工作力量,强化协调沟通、部门联动,依法主动、及时全面兑现公共政策。通过全面详细地调查、摸底、梳理和归集,将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问题纳入清单化管理,广泛征集市场主体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建立政策“明白账”,分别制定“问题清单”“兑现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各主体权利义务、兑现措施及办结时限。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按照“谁签订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兑现主体责任,并整合各方资源,组建法律援助团队,搭建政策兑现平台,推动政策兑现服务从分部门、分区域、分散式服务,向跨部门、跨区域、综合化“一窗式”转变,进一步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流程,提高政策兑现服务水平。对具备兑现条件的,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兑现;对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但暂不具备兑现条件的,制定兑现方案确定兑现时限;对权利义务关系有争议的,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方式予以实现,最大限度争取企业理解和认可。
政策的红利取决于落实。要健全履约践诺跟踪帮办机制,持续强化跟踪督导,破除政策落地“拦路石”,打通“中梗阻”、消除“底板结”,畅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覆盖面和时效。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和跟踪问效,抓好公共政策阶段性分析评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补充、更新和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存量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依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对政策执行的满意度,逐步完善政府守信践诺的长效机制,让政策发挥出最大效应。
政府讲诚信,企业才会有信心。政府要“说话算数”,做到慎诺重诺、有诺必践、有行必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闻令而动、立行立改,推进公共政策兑现专项整治走深走实,以真金白银的政策兑现促进经营主体活力的持续迸发,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