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有效清理拖欠民企账款

  近日,山西省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要聚焦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存在的“两不一欠”问题,从现在起到2025年底集中攻坚、深入治理,之后转入常态治理。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个中缘由,纷繁复杂。不过,当事双方,民营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和被动的一方,明明手握合同,有理有据,却被无端拖欠,融资难,融资贵之外,复加追讨拖欠账款难,致使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就不能一家人说两家话,就应该多多雪中送炭,少来釜底抽薪。我省集中攻坚、深入治理“两不一欠”问题,是提振民企信心,增强民企活力的务实举措,真正体现了自己人的价值认同。
  数据显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已经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活跃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可以看到,民营企业这个自己人相当给力。因此,无论从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还是从维护政府公信力的角度,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只要存在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就应当亮明态度,显示诚意,拿出措施,真正体现自己人的温度。
  态度决定高度,成效决定成果。欠账还钱,天经地义。表面上看,欠的是钱,是经济问题。然而经济问题的背后,却是取信于民还是失信于民的根本问题。事关民心得失,兹事体大,考量的是政府及相关单位的政治担当,不可等闲视之。
  思路决定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造成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其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应该成为欠账不还的理由,需要精准分类施策,攻坚克难,妥善清欠,不断健全防范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不断厚植山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优势、制胜优势。显然,专项行动的开展恰当其时,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正好可以厘清责任,摸清底数,整理思路,找到出路。
  格局决定结局,积小胜为大胜。专项行动中,政府也罢,国企也罢,要立足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充分认识其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有力回应群众愿望诉求和民营企业热切期盼,持续清欠、应清尽清、不再拖欠,我们就会以良好的政府信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李亚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9期

  • 第2023-07-08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5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7-03期

  • 第2023-07-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