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是把“游子”理解为远离家乡千万里、每逢佳节倍思亲、明月何时照我还、少小离家老大回,那乡情当然是浓浓的、重重的了。从乡下搬到城里将近20年时间,咋想自己也算不得游子——10来里地的距离,且不说每年清明庙会过年,就是平日里也断不了回老家走走——即便如此,心里也有了一种别样的感情,看到家乡的山亲、水亲、人更亲,愿意听人夸我们村好,不爱听别人说我们村差,跟一小孩儿似的。
一回到村里,大街小巷招呼不停。“回来啦?”“到家里坐坐吧。”“有阵子不见了。”这些话无比亲切,直叫人心底发暖。母亲在世时,居住在县城里,大妹侍候着。长辈们见了,少不了要问:“你妈的身体好吧?咋她没回来?”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都花甲之年了,更多是关心:“孩子工作怎么样?”“该成家了吧?”这家请,那家拽,家乡的饭最好吃,家乡的酒最好喝,家乡的情最真挚。偶尔在村里住上一宿,睡得香甜,梦得踏实,清晨被小鸟的欢叫声唤醒,院里街上空气清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朝霞如画美不胜收。
最喜欢一屁股坐在老街的石台子上,踏实,接地气。老邻居们围坐在一块,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又增添了几道皱纹,但他们纯真善良的眼神告诉我,时光流逝,真情依然。他们告诉我,某某家又添了个胖小子,某某家的闺女考上了大学;公交车马上就会经咱村通行,出来进去更方便了;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锣鼓队越练越好,一大早,山垴上亭子中歌声不断,大家都参与娱乐和健身了;卫生所刚又给做了体检化验,60岁后养老金也领上了……听到这些好事,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老邻居们大多种着些地,春播秋收,总有杂粮蔬菜等收成,他们老惦记着我这个“城里人”,东家一把玉米面、西家红薯老倭瓜,每每路不空行。说实话,真的很惭愧,我是提着两只手回来的,我不吸烟,走到跟前连支烟也掏不出来。他们这些东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腿泥一身汗,粒粒皆辛苦啊,但他们那种纯朴和真诚,叫你却之不恭,只能收下。这是乡亲们的一份情与义呀!
村里新建了十几幢住宅楼,水电气暖全配套,小区宽敞,费用不高,居住条件不亚于城里。有人劝我,考虑考虑买一套吧,老了回来住,还是故乡好。我说,我早有此心思。这是真话。年轻时,一心思谋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打拼了几十年。如今老了,退休证向我招手了,该规划以后的人生了。儿子有他自己翱翔的天空,不可能绑上我们起飞,不给他增添负担才是对他最好的支持。老两口若想退休之后不孤单,继续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得回归生我养我的故土,投奔那伙光屁股长大的老伙伴们,一起享受这片热土上的阳光雨露。
心在故乡,情在故乡,根在故乡啊!
李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