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打开紧锁的昔日教室之门时,所有关于青春岁月的回忆忽地扑面而来。20年来,久违了,这种气息。于是,你在这教室里前前后后寻了许久,却未能找到那张曾属于你的课桌——那年的《高等数学》课上,百无聊赖的你用小刀轻轻地在课桌上刻下一个“梦”字。
那么,你的梦究竟失落到了哪里?在教学楼旁的林荫小道上?还是在图书楼里的武侠小说中?抑或是宿舍楼前溶溶的月色下?你摇了摇头,却发现教室的北墙上不见了从前那幅书法作品。当年的晚自习,他们在念诵汪国真的诗,你却趴在桌上临习庞中华的字帖,你总是寻思,墙上的这八个字“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是如何运笔结构的。可惜那些年,年少的你却并不懂得勤奋,除了考试前几天的挑灯夜战,更多的光阴被你挥霍在吉他声中、小说堆里。
那一次,在补考教室里,监考老师竟是第一年教你物理的王老师。王老师白白净净的,每次见到学生都是一副可亲的笑脸。因为你的入学成绩不错,王老师始终很器重你,当她在补考场中再次见到你时的那份惊讶,你至今记忆犹新:“咦,你不是好学生吗?怎么现在也来了这里?”年少轻狂的你第一次感到了惭愧,心里默默地说:对不起,老师,辜负了您的信任和抬举。
还有一次,“数据结构”的期末试卷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对其进行“堆排序”。天呐,你只喜欢“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一种排列方法叫“堆排序”。于是,你挠了挠头,在每个数字上画了个圈,把它们堆在了试卷的答题处,自创门派地完成了这道“堆排序”。荒唐吗?你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荒唐!
还是让思绪重新回到教室吧。你重新坐回自己的座位,顺手翻开学弟们桌上的书本作为掩护,倚靠在桌上。再打一个盹吧,就像在当年的课堂上。但你知道,尽管你可以做出当年的各种姿态,你却早已经回不到当年了!
关上教室门出来,你看见隔壁班的教室里仍有学弟学妹们在埋头读书,从后窗户的玻璃望进去,你似乎在教室里看到了当年的你:喧闹却孤寂,轻狂而迷茫。究竟是窗里的他幻化成了窗外的你?还是窗外的你在寻找窗里的他?你说不清,就像庄周说不清梦里那只翩翩飞舞的蝴蝶。
从教学楼下来,你似乎还穿梭在时光的隧道里,20年的白云苍狗世事沧桑从你身边飞过,只是,从今天的校园广播里再也听不到当年那首青春的歌了。
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