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以调研找准“急难愁盼”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办好民生实事,需扎扎实实练就调查研究这门基本功,将其作为为民服务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躬行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在调查研究中找准“急难愁盼”,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惠民举措。
  这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题教育重实践、建新功的具体抓手之一,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持续推动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落地落实。截至目前,2023年我省的12件民生实事,8件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余4件快于预期、稳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生事项千头万绪,要想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下沉基层一线,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今年,我省将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列为2023年12件民生实事之首,正是助力农村消费升级、促进农民创收增收、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则是对“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这一论断的精确把握。这些惠民举措,受到了群众的广泛点赞好评。办好这些民生实事,以调研开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线工作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地方着手,方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回应群众期待,实现“供需”对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办好民生实事不仅要兼顾当下,多做雪中送炭、纾困解难的工作,还应着眼长远发展,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今年我省陆续推出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县县全覆盖项目等一系列惠民举措,着力打好主动仗,及时启动快进键。要根据群众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多做一些前瞻性的调查研究,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形势分析得更深入一些,不断增强民生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时刻紧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切、精准地摸透民生需求,循着群众的呼声这个“第一信号”,知重负重、知责尽责,让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

刘云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10期

  • 第2023-09-09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 第2023-09-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