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大哥的人生路

  我们家姐弟6个,大哥最辛苦也最能干,对我们家付出最大。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大哥比我大15岁。大哥14岁就不上学了,在生产队放羊,17岁开始学种地,学什么会什么,地里的各种农活样样精通,一直都是生产队里年龄最小、劳动最积极的那一个。1972年,刚满20岁的大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生产队里年纪最小的党员,不久又当上了生产队小队长、大队长。他所带领的第五生产队每年打的粮食总是全村最高的,大哥被选入村党支部。
  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面大搞村办企业,大哥在煤矿当矿长,一干就是十几年,为村里创造了大量财富,使我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为了继承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发展传统陶瓷产业,大哥主动提出到村办陶瓷厂当厂长。他边学边干边钻研,克服重重困难,使濒临破产的陶瓷厂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之后研发出许多新产品,这些产品走出山西远销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远近闻名。2010年,年近60岁的大哥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继续带领全村人在奔小康的路上一路前行,直到退休。
  现在,大哥已经70多岁,为村里,为全村老百姓,他奉献了大半辈子,可自己的生活却十分清苦。每当回到老家,看到大哥大嫂身体虽然很好,但依然在靠种地维持生计,不停地忙碌时,我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但从他们脸上却看不出有什么遗憾和抱怨,永远都是那么乐观。大哥身上散发出来的,永远都是让人振奋的能量。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人,大哥遗传了父母勤劳善良、吃苦耐劳、永不服输而又乐于助人的性格,他是个好人。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大哥党性原则强,理想信念坚定,对党无限忠诚,对集体无限热爱,从来没有私心。作为一位村干部,他心里装着的永远是集体和全村老百姓的利益,一心为公。大哥没有上过多少学,但他的这些品质似乎跟文化、学历高低没有什么关系,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家人们聚在一起时,总会拿大哥说事:“大哥,如果你早早出来单干办厂子,就凭那实干劲,你早就发了大财了!全家人也跟上你沾光,不至于像现在。”每当这时,大哥总是淡淡地一笑了之,如果再被问下去,就会严厉地反驳:“就你好过哇!”然后就不再理会我们。原来,大哥的心里一直装着的是村民们的共同富裕。
  对待家人,大哥也是那样长期默默地奉献着,对父母亲尽孝,为弟弟妹妹们树立了好榜样,对我们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1984年,我离村到太原上学,大哥到学校看我,临走时给我留下500元钱,就是这笔钱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当时的大哥并不富裕,500元钱也不是个小数目。1992年,我准备结婚在市里买房子,总共3万多元的房款,大哥就悄悄资助了1万元。这些事情让我终生难忘。
  如今父母亲已经离世,长兄为父,大哥已成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对于一般人家来说,随着父母离去,弟兄间的往来可能会越来越少,但对于我们家来说,兄弟姐妹们基本没有改变,照样常常在大哥家聚会,都希望一大家子的团聚直到永远。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哥依然是凝聚我们兄弟姐妹的核心,是我们的主心骨。

王永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10期

  • 第2023-09-09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 第2023-09-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