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教育理论发展历史,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以贯之,因为劳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把劳动教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校企合作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探索,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其创新创造意识,也可以通过外化的劳动实践,提升大学生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大学生还能够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有助于其深化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劳动实践的过程也是重要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价值可视化的重要路径。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成果,能直观看到自身之于社会的价值,进而意识到劳动不仅是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精神活动。劳动教育实践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主动劳动意识的建立,进而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劳动教育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渠道。劳动教育不仅对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渠道。大学生不仅在校园生活和课堂中接受劳动教育,也应基于专业方向,深入参与企业生产管理过程的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现状和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还能够沉浸于企业的管理运营流程中,将书本中的知识升华为生动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校企合作可以提供不同的平台,如专业实践基地、技术开发项目等,这些平台能够拓宽高校劳动教育的广度,为高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支撑。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也对大学生劳动意识、择业观、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理想信念的培育有着积极影响。目前,大学基本上都开设了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要有校内的课堂和实践,更要结合社会和经济,更多利用社会、企业资源,以此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将教学计划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融合、将课本知识与企业实践相融合,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技能、提升认知。校企合作不仅要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不同的载体,更应该深化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平台的资源共享和互动协作,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效能。
搭建“校企共育”劳动教育模式。高校要以大学生生活实践、专业实践内容设计为依托,在教学设计环节引入企业运营典型任务、企业管理流程,以培养劳动精神为主要导向,通过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等不同教育场景的创建,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高校要参照企业的人才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通过标杆管理工具,实施系列校企合作培养活动,如开展劳模进校园、优秀校友创新工作室建设、校企技术孵化平台建设等活动,将优秀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引入校园,以报告会、研讨会等不同方式,树立劳动教育标杆,并开展系列对标活动,提升劳动教育感召力。
建设校企合作平台,丰富劳动教育的实现渠道。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需要结合学生认知发展阶段和成长规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些劳动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要模式,忽视了劳动的实践性。引入校企合作,可以在校内共同建设劳动实训基地,如创建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创新创造实验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等。同时,也可以将劳动教育课堂搬到企业生产运营现场,有助于拓展劳动教育空间。要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融入企业,步入社会,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之美、创造之乐,体会劳动的价值。
实现“产教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流程。“产教学研”一体化,是指在校企合作中,要以企业的实际为出发点,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使教学目标与现实需求更加吻合。要杜绝大学生企业实践浅尝辄止的现象,将学生实践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衔接,同时企业要将大学生视为潜在的发展资源,激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引导大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建立常态化的师资交流机制。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执行者,教师关于劳动教育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成效。高校与企业要建立师资交流制度,高校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企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定期深入高校传授经验。通过双向交流,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深刻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的“专家型教师”,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同时,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授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管理人员),校企共同设立奖励机制,提升相关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要求高校和企业都要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机制,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作者: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霞。本文系太原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共同体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