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源头,体现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作为省公安厅一名“墩苗”干部,在基层公安工作实践中,对“四下基层”的思想价值、当代意义和方法路径有着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四下基层”的核心和重心是“基层”,实现路径是“四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手段;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信访接待下基层,是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现场办公下基层,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前提,互相支撑,不仅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路径,也是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法宝”。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找到落实的结合点。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己先学深学透学全面,切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学会群众语言,对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翻译”,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宣传,切忌讲“官话”“套话”。要找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工作的结合点,切忌“以空对空”“囫囵吞枣”“鹦鹉学舌”。在主题教育“双报到”工作中,娄烦县公安局四个机关党支部联合城西社区开展了反诈宣传、反邪教宣传、骑电动车戴头盔安全承诺等活动,在群众中反响很好。
调查研究下基层,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要态度端正,甘当小学生,向群众学习。作为“墩苗”干部,有一次在乡间地头,一位老农告诉我,“墩苗”是几千年来农民种地积累的“土办法”,为了使幼苗更好地生长,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防止只长茎叶不结果实。老农的一番理论,让我对省委的“墩苗”政策有了新的认识。要根据调研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研的领域、对象、步骤和方法,切忌“走到哪算哪”“看到啥是啥”。工作中,就如何有效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全县电诈发案的整体情况,哪些单位是发案重点,哪些职业、年龄、学历、性别的人是被骗重点人群,对不同的被害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调研方式,都要有计划。
信访接待下基层,找到化解的“催化剂”。要情感到位,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郑重的握手、一句体贴的语言,是信访接待的基本工作规范。要掌握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明辨哪些诉求是合理的,哪些诉求是合理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解决的,哪些诉求是符合情理但没有法律依据的,哪些诉求是非法的,根据信访“三到位一处理”原则进行处置。要学习信访接待技巧,总结信访接待实践中的好点子。对切实有信访诉求的群众,要搞清楚是什么类型的信访诉求,对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类的信访人,要真诚欢迎和感谢,认真记录采纳或转送;对检举控告类、申诉求决类的信访人要做到认真专业,切忌“胡言乱语”“胡乱表态”。
现场办公下基层,找到落实的“加速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归根结底要落实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上。要通过宣传和信访找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要分清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措施。工作中,现场调处一起简单纠纷,也许民警把双方都批评几句,双方相互握手就能解决,如果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效果就不会好。如果问题相对复杂,当场解决不了的要尽快解决。工作中,个别群众因没有办理户籍登记无法享受社保,这就要特事特办,经过社区调查,补办相关证件,以最快速度为群众办好户籍手续。要把握好分寸,既要竭尽全力也要量力而行,对办不了的事情要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切忌“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不能因为乱表态有损党的公信力。(作者:娄烦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王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