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法

潞州区:善行义举筑起“爱的桥梁”

  结亲帮扶救助190户,发放救助金19万元;救助42户特困户,发放救助金30.3万元;“金秋助学”救助贫困大学生35名,发放救助金17.5万元;“助残日”慰问4家残障机构,慰问金2.8万元……今年以来,一笔笔善款、物资和救援力量持续不断地向弱势群体涌去,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近年来,长治市潞州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有效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展了一系列募捐活动和救助活动,努力提升全民慈善意识,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哪些人群需要帮扶,怎样更好地帮扶,是潞州区牵挂的民生大事。潞州区对特困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动态监测,并将其分配到该区的处级领导和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结成帮扶对子。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区开展特困户“结亲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结亲帮扶”工作队,统筹民政、残联、总工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区慈善会,建立救助平台精准对接。
  为了让慈善事业长久健康发展,成立潞州区慈善会,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组织网络不断健全,确保慈善救助工作有序开展。聚焦就业、就学、就医、助残、养老等重点领域,各职能部门根据家庭现状、困难原因,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潞州区民政局将低保金重点向特困户家庭倾斜,公安部门主动为无户口特困户办理户口,残联多举措推进残疾人教育就业,卫健局开展城乡救助对象免费体检,总工会出台《潞州区职工大病临时救助办法》……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全力保障好低保、特困、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线。
  细涓虽小,汇可成川。募集慈善资金是开展慈善工作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潞州区坚持党委主导、政府推动、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募捐渠道,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慈善募捐活动。过去一年,先后有85家企业、174个单位和个人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截至2022年底,潞州区共募集各类善款1562.61万元,用于救助支出1022.46万元。
  慈善有温度,帮扶有力度。每年“中华慈善日”,潞州区都会集中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在2023年贫困大学生“金秋助学”救助金发放仪式上,20名学生获得助学金。自2020年至今,先后为925名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448.21万元,帮助一大批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从2019年起,开展救助贫困家庭、助残助孤、救助大病人群等活动,累计发放救助金409万元;每年召开重阳节“孝星”表彰大会,100名“孝星”受表彰……通过开展多渠道救助活动,许多困难家庭在生活、就医、上学等方面得到及时救助,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志愿服务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潞州区不断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聚焦群众需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帮扶力度,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走进社区、乡村、学校、敬老院等地,开展助贫、助老、助孤、助学、助残以及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服务活动。
  除了定期帮扶活动外,潞州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坚持“品牌化”引领,面向群众、服务社会,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社会效益高的志愿服务品牌。黄碾镇“知亦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北董村小板凳读书会志愿服务队等25支优秀志愿者队伍,培育出“优伴学堂”“小棉袄”等29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其中“小棉袄”志愿服务队、“妇女儿童成长学苑”志愿服务项目、东街街道长兴社区荣登长治市“五个一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榜单。
  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潞州区用善行义举筑起“爱的桥梁”,以守望相助唱响“爱的奉献”,在扶贫济困中彰显为民情怀,汇聚了向上向善的爱心力量。

  董鑫 刘晓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6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4期

  • 第2023-12-03期

  • 第2023-12-02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