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网络冲浪、远程教育、在线问诊……曾几何时,我们无法想象的科技生活如今已在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下成为大众习以为常的存在。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在社会各个职业领域都显得尤为重要。山西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共享课程、省级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网络研究、应用能力。让我们带着对网络世界的探求之心,一起追寻“计算机网络”课程背后的奥秘。
推陈出新 多维互通
认知网络世界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主干课程,课程为培养兼备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内容涵盖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网络操作实践经验,具体包括:网络基础理论、网络设备和网络运维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从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两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
“这门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项目等形式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山西大学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王昌源说。的确,在“计算机网络”的课堂教学内容里有两个独具特色的“闭环”,其一为“理论闭环”,即线上自主学习概念、线下课堂再思考、夯实知识体系、线上章节自测;其二为“实验闭环”,即线下课堂理论学习、线上实验自探索、线下真机再检验。这两个闭环分别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双维度保驾护航,确保理论知识不流于书本表面,实践操作也具有规范理论指导。
“计算机网络”课程以创新的知识逻辑关系重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深入领悟课程内容的真谛。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组织壁垒,不拘泥于传统的课本内容教授,深刻挖掘知识内在逻辑。
夯实基础 守正创新
成就精彩课堂
“计算机网络”课程坚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在教学方案上,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可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
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裴阳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受颇深:“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让充满理论的课程不再枯燥,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并且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章节测试、PT实验、期末理论考核……“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改变了课程考核方式,避免了“一锤定音”的期末制反馈,还加大了平时分的考核分值。这种将达标评估和区分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自身的方向有足够的认知和客观评价,还能让老师根据反馈及时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相长。“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懈怠、只在期末突击的心理。”该校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王政洁说,“通过老师提供的学习视频与相关资料,我们不仅可以进行预习,还能了解到课本以外更加深入的知识,这对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有着很大帮助。”他们还参与了多个实验与课程设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防范等工作中。
执经叩问明学,教学相长增智。“计算机网络”课程负责人孙敏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十分注重计算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出了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学方案,深度挖掘教材的内在逻辑。在充分考虑学生认识过程的基础上,理论从入门到精通,实践从初级到高级,多次闭环反馈,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在多个回合的理论联系实际中升华。同时,打破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和设备的限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工具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线上乃至学生的线下生活中,使得学生们随时随地都可利用相应工具进行学习。王政洁说:“老师在讲课时,会不断根据我们的掌握程度来调整讲课方式与速度,根据我们完成习题的速度与正确率来判断我们对某个知识点是否熟练,课下还会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答疑解惑。”
思政引领 思维培养
感受科技前沿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强化思政引领,注重计算思维培养和科研前沿熏陶。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理解到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达到计算思维的构建、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通过掌握网络的精髓技术,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字时代的智慧网络,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部分,更是一次通往未来的探险,一次对世界的理解。”不少上完课的同学如此评价这门课程,“课程教会了我们如何理解信息的流动,如何管理数据的海洋,如何构建数字的未来。”这门课程教授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协议、路由、拓扑和传输速度,更为解决现实问题、构建美好网络世界贡献力量。
计算机网络,如同人类的神经系统,将世界各地的信息联系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数字时代的精密生态系统。在“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指引下,学生们从中学会了用数字时代的语言与世界对话,与未来相连。
牛菲 张雯慧 张西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