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从草木的深情里出发

  站在河东大地上,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这里的草木呈现出南方不曾有的斑斓。时下没有莺飞,只有柳枝在风中摆动,扬起的柳枝用细碎软语告诉我,现在已是仲冬时节。漫步在柳宗元的故居,一排排柳树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离愁。柳宗元参与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10年,后又被贬到柳州,人称“柳河东”,却一生没有踏上过河东。
  风从南方来。我接过老先生递过的深情目光,替他看了一遍这片古老而新鲜的土地。这里曾有柳氏家族显赫的一生。河东大地上遍布柳树,行行复行行,以其生机旺盛和俊俏美好,影响着柳氏家族的每一个成员。轻抚一条条如诗垂柳,脚下温实、手上滚烫,我宛如看见少年柳宗元领着孩子们绕着柳树跑,头上戴个柳条帽圈,他招呼远近人们坐上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要到郊外去踏青。
  微风穿过杨柳,轻轻拂过我的脸庞,思绪一下又随老先生的一声叹息,牵引到了我的南方。这片荒蛮的土地,曾给予他的是无限悲凉的中年,长年漂泊南荒,他的心情异常糟糕,思念故乡成了柳宗元的日常功课。我仿佛看见他“翘足提衣”,久久望向故乡的方向,身后的母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涌现出对儿子的无限担忧。不久老人家便离世了,至此,柳宗元的身边人几乎丧亡殆尽,一句“亲朋凋落,孤雁悲鸣”,亲朋好友就像树木纷纷枯萎、飘零凋谢。来到柳州,远比永州更为荒僻,阴森野葛蔽日,树上挂满毒蛇。这时的他病得瘦削如箭杆,就差死神向身上拔毛了。此刻一个声音在耳畔回响:“然则汝何为而来?”你今天又为什么而来到这里?好像问遭厄运的每一个人,又好像在问我。翁曰:“汝岂不闻‘天地之大德曰生’乎?吾欲观其生也。”由此,或许我们都会想起庄子,想起庄子和渔夫的对话:天地的美德就是创造生命,我想观察生命的存在。
  或许先生想起了柳树家族。作为一种坚韧的树种,这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无论干旱、潮湿、酷暑、严寒,都有其适合生长的种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插在地里就能生根发芽。而河东大地上的柳树随处可见,旱柳、白柳、圆头柳、金丝垂柳、馒头柳、怪柳、爆竹柳……河东乡亲在先生故去后大量种植柳树,以这种特有的方式纪念河东先生,绵延千年。
  我仿佛看见当年先生的身影,蹒跚着走出户外。南方植物多常绿,不像北方多落叶。在南方,有些植物一年三季花开不谢,环境恶劣造就了丰富而奇特的自然生态,这些有别于中原的景象,让先生流连。
  我沿着先生当年的路线,循着先生的目光一路南下。由于两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差异较大,我感受着植被带来的变化,从针叶林到阔叶林,我的心情仍是复杂的。永州和柳州同属五岭山脉地带,在这个生态多样的大自然中,崖灌葱茏、草木争纷,藤绞蔓缠、斜生横长,共同构成一个复杂而神秘的居所。但是,一个人身心不自由了,便会积郁成疾、对世界敏感而不安;当然,对众生万物也会更有深刻的感知。流放在边远地常常令柳宗元心惊胆战,他说,他越是肚子饿越要处处小心,学神农氏采山药、种白蘘荷,以祈神解蛊毒,用嘉草“保全性命”。浓浓的树荫下白蘘荷长得茂盛,柳宗元每天都要看望探视几回才放心;柳州地处亚热带,环境更恶劣,文人对于这种特异气候极其忧思。“天涯”这个词第一次出现于《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表达了柳宗元远离故乡的孤独心境。
  柳宗元写桃花、芦荻、荔枝,写橐吾、筼筜竹,写池花墙萝,写青树翠蔓,他时常与花草树木对话,并渐渐对植物产生了深情厚谊;他挥锄劳作、疏通沟渠,用溪泉浇他的菜园。他说他种的一株柑树,“今已大如斗,其高不可攀。”他像屈原一样,喜爱柑橘的美好品质,“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耐心等待柑橘树长大、壮茂成林。春天来临时,柑橘树长出了新叶,开花像喷雪,成熟如珠宝,放眼望去,春风荡漾,一片生机。
  夏天酷炎是南方的显著特征。柳宗元说热风吹拂,“柳江江水像热汤一样滚烫(诗意)”。于是,他大力推行“柳州植柳”,还亲率众人到柳江边植柳;于是,城郭巷道、高坡矮堤都种上了柳树,他期待这些种下的柳树都能长出繁茂的柳荫去覆盖大地,成为民众的避暑之所。世人都说“文人相轻”,大概是指文人肚量小,很难欣赏得了他人的才华,但显然这话用在唐代文坛是不合适的。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有过不少惺惺相惜、肝胆相照的诗人,比如平生和柳宗元关系最好的一位名叫吕温的诗人就写下一首饶有风趣的《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全诗20个字,竟然有6个“柳”字——在柳州的时光里,可能也只有柳树像亲人一般慰藉柳宗元那孤寂的漂泊心灵了。
  很多人知道先生是文学大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中医学者、养生大师。柳宗元发现当地百姓普遍气血不足、体弱乏力,认为是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良造成的。他尝试改善百姓的饮食结构,提倡多吃果蔬;还从大自然发现膳食、研制草药,在《柳州救三死方》提到黄芪、当归、白术、枸杞子,用来熬汤药、浓粥,可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柳宗元用平生所学劝慰和解答当地百姓生活中的难题,甚至用中草药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当得知铁哥们刘禹锡心情不好时给他寄去药方:“四月将尽五月初,刮破窗纸再重糊。丈夫进京三年整,捎封信来半字无。”刘禹锡看了颔首微笑,心情大悦:半夏、防风、当归、白芷四味中药,不仅祛风止痛、清热解毒,还可开胃进食、解表驱寒、升清降浊。“陇西之麦,江南之稻。”先生深谙南北饮食有差异,随行的母亲因为水土不服和缺乏医疗条件而病故,这件事深深刺痛着儿子。长时间身处湿热环境,当地人普遍湿气重。在柳宗元执政柳州期间,曾大力推广祛湿良方——螺蛳粉,其独特之处在于独特的植物配方。
  我坐在柳州街边一隅,要了一碗螺蛳粉,细细品尝其中美味。据当地人介绍,花椒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大蒜素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草果燥湿除寒消食化积,酸笋豆角爽脆开胃;另外还有陈皮、八角、丁香、甘草、沙姜、罗汉果、豆蔻仁、香茅草的“黄金组合”,构成了螺蛳粉的灵魂所在。北方人喜欢吃辣椒、吃面条,想当年,秦兵征讨南越开发类似面条的米粉,柳宗元在此基础上推出“柳式螺蛳粉”,入口香辣、口感鲜美,从此方兴未艾。为了对柳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柳宗元被当地人赞誉“推广大使”,自己也和家人一起,品尽当地风味。他认为培育一样东西要顺应规律,育人和种树也是一样。
  如今的柳州螺蛳粉,不仅是美食家喜爱的特色小吃,更成为今天国家级的非遗美食,畅销国内外。当地人为了缅怀柳宗元这位心中的“老市长”,遍布江畔街巷广植柳树,常绿而多情。至今,先生推行的“园林文化”始终贯穿柳州城市建设,一年一度的“花海”吸引上千万人从国内外赶来,旅游打卡,观光度假。
  人类和植物相互依赖、攀缘与关照,诗人就是风中的笋尖,深扎大地、探知万物的冷暖。在柳宗元病困交加的岁月,却活成了人间清醒,他的如椽大笔,像一棵粗大的树木,与当地的各种生命一起开花、一起结果,奏响一部精妙奇特的大自然乐章,并久久影响着后世。

梁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9期

  • 第2024-01-28期

  • 第2024-01-27期

  • 第2024-01-26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4期

  • 第2024-01-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