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可惑、五十而知天命……似乎人生之路早被老天标好了刻度,早一点不由人、晚一点遭人谴。殊不知,同春天的花一般,人之生命有长短,或快或慢都是一生。翻开胡安焉的《我比世界晚熟》思绪万千,像在读我自己,也似同众多读者共振一场晚开的花,而这晚开的花意义重大,让人从反思自我到认同自我,原来“晚熟”并非罪不可赦。
胡安焉,凭《我在北京送快递》爆火,可谓是“快递作家”。《我比世界晚熟》是作者的非虚构自述,由上一本书的“坎坷经历分享”转为“坎坷经历背后的原因探寻”,通过记录其二十几年的工作和社会经历层层剖析造成自我“晚熟”的多元因素,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次精神上“社会化”和“去社会化”的历程。全书立足“晚熟的我”和“为什么晚熟”这个深度哲学问题,作者用笔至情,用自我焦虑化解大众焦虑,与其说是个体的剖白,倒不如说是普世情感的共鸣。共鸣分为两部分,一是“晚熟”背后的共性平庸,二是“晚熟”背后的个性鼓舞。
“晚熟”背后的共性。不难发现,两本书接连爆火的原因除作者笔力深厚外,还有其身上“快递员”的标签。“快递员”不仅仅是一份饱经风霜的工作,更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生的象征。无独有偶,2021年一鸣惊人的“矿工诗人”陈年喜,80岁才走向人生巅峰的“奶奶作家”,还有无数“草根诗人”“农民作家”的名头——无一不在向人说着“晚熟”背后的“普通”二字。于大众而言,普通才是常态,而这些生于平凡的晚熟作家们用自我经历道出了他们的人生。尘世碌碌、风尘仆仆,人们一窥作家的晚熟之路,是对自我平庸的慰藉,亦是对坎坷生活的接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比世界晚熟》是作者向平庸生活发出的呐喊,引来无数人的集体顿悟:晚一点,也没什么。
“晚熟”背后的个性鼓舞。全书共有19个篇目,大体分为“晚熟的讲述”和“晚熟的探寻”两部分,前者如“兼职送餐的日子”“丑陋的商场竞争”“在上海打工”等,向读者传递“晚熟是合理存在”的观点;后者如“不断地逃离”“愤世嫉俗”“对人的恐惧”等,让大众从好奇作者的“晚熟”,到共鸣自己的“平庸”,再到探寻“我的晚熟”——这份逐渐深入的思辨使人从集体现象最终回归个体,在作者这个晚熟标杆的引领下,人们发现晚熟和平庸并不可怕,因而深受鼓舞且接纳自我。造就“晚熟”的原因有很多,于大部分人包括作者而言是原生家庭,它坚固,叫婴孩一点点获得直面风雨的力量,却也顽固,让人一生带着不可摒弃的童年沉疴,于是在这兼有爱与痛的屋檐下,人们无法逃离,只有用漫长一生去自渡。《我比世界晚熟》便是自渡的一种,人人成了生活里的哲学家:发现问题,找到原因,改变自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人人都有相似的苦难源头,这本书仿若破解“晚熟”难题的工具书,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花开或早或晚,但磨砺至关重要。没有尽善尽美的人生,便去向之靠近,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言:“成为那个更完善的自己。”所以要始终坚信,晚开的花更有意义,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