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历史的风烟终将散去,但那些英雄豪杰的鲜活面容却依旧被人们传颂,在传说中,在戏台上,也在书本中。回溯五代十国时期,群雄逐鹿,烽烟四起,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乱世传奇。阅读毋福珠章回体小说《高平关》(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仿佛打开了一坛已经尘封多年的老酒,伴随着一缕悠远的醇香,往事一点点清晰起来。都城繁华,雄关巍峨,将军风采,金戈铁马,一幕幕历史剧在我国诸多地方的土地上依次上演。
《高平关》主要讲述了从后汉到后周时期,广为流传的鹞、雀争斗的故事。故事的开篇是年少好胜的赵匡胤一腔正义,因不满当朝宦官豢养女乐为害朝堂,一怒之下将她们全部杀死,因此闯下了大祸。在他被官兵追捕的过程中,遇到了拔刀相助的黑大汉郑子明和谈吐不俗的卖伞匠柴荣,三人结拜为兄弟。
因柴荣与镇守高平关的总兵高行周之间有杀父之仇,为借兵报仇,柴荣带着两位弟兄投奔了他的姑父邺都兵马元帅郭威。在与南犯中原的契丹对阵中,赵匡胤和郑子明凭借高超的武艺建功立业,得到了重用。因一个“麻雀与老鹞”的心结,郭威处心积虑想除掉高行周,但高行周智勇兼备,郭威几次设计加害均以失败告终。后汉易主后,隐帝朝内,奸臣当道,忠臣良将被个个除掉,郭威也被逼而反,最终取代后汉建立了后周。
一次,因赵匡胤的箭射到了郭威在水中的倒影而险些招来杀身之祸。为除掉高行周这个心腹大患,同时一石二鸟,也除掉功高盖主的赵匡胤,郭威虽在众人的说情之下赦免了赵匡胤的死罪,却又命他带三千人马去再次攻打高平关。
赵匡胤带着决绝的心情走向高平关,他有勇有谋,不惧强敌,独自深入高平关面见高行周,并提出了匪夷所思的“借人头”的强硬言辞,因谈判不成,他便去别处借兵围困攻打高平关。此时,恰逢关内的高行周已经病入膏肓,他拔剑自刎前,再三权衡,留下了愿意“借人头”给赵匡胤的遗书。
赵匡胤回朝复命,可郭威见到高行周的人头时,却被活活吓死了——他终究还是那只害怕“老鹞”的“麻雀”。
故事的尾声是陈桥兵变,三十四岁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终于举起了一统天下的大旗,新的一页历史就此翻开。
回顾整本书中,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风云际会,也感到了命运的变幻莫测。
罗贯中曾写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分分合合中,不仅是江山易主,王朝更替,更是百姓流离,生灵涂炭,真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样的乱治循环当中,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渐次铺展开来,在你方唱罢我登场之间,总能让人生出感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读史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收获。历史小说中的那些英雄,更是由于鲜活的人物塑造,而被人们所熟知。在他们身上,我们一次次地看到了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刚强、正义与不屈,这些无一不值得我们回望与深思。
当下,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形式写作长篇小说的作家并不多。在这本小说里,十一个章节的标题都概括得比较准确,且对仗工整,足见作家功力的深厚。例如,“五城司捉拿赵匡胤,三兄弟夜窥高平关”“战契丹四杰齐助阵,试武艺二将归郭营”“挥师邺都行周平叛,粮罄兵疲重威投降”“王师大败少主惨死,邺兵得胜拥立新君”,一个个简练生动的标题,精准地概括出了重要的故事节点,血雨腥风、杀伐决断、成王败寇的历史场景扑面而来。再看行文风格,作者也秉承传统,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反映人物的个性,并以传奇性为核,讲述带有传统中式审美价值的故事,而这些都可以看出,作家深受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写作技法的影响,并努力做出了新时代的新表达。
小说靠什么吸引人?这是一个小说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无疑是一个方面。《高平关》小说有一条重要线索,就是围绕郭威与高行周的恩怨展开。在刻画这两个人时,作家使用了一个传统“套路”。一句老话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郭威外号“郭麻雀”,而高行周的绰号恰恰是“高老鹞”,老鹞自然是麻雀的天敌,所以郭威一听到高行周的这个外号时就“甚为忧虑”,以至发展成他的一个心病。正因如此,才会有后面的郭威设计让高行周带兵平叛,并在必经之路上伏兵袭击的连袭事件,也有了郭威当了后周皇帝后,拟诏赐鸩酒给高行周的故事,有了后来御驾亲征高平关,再后来又派赵匡胤攻打高平关这一连串的故事情节。似乎中国的传统文学都比较喜欢采用这种叙事手法,以“隐喻”表现人物命运,比如《封神演义》中,闻太师魂归“绝龙岭”;《三国演义》中,“凤雏”死于“落凤坡”,曹操忌讳“三马食槽”;《三侠五义》中,侠义的“五鼠”却十分忌讳南侠展昭的“御猫”名号。《高平关》也深谙此道,用两个人物身上的不同符号特征,让读者深深记住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戏剧性情节。
令人可敬的是,毋福珠老先生虽年事已高,仍坚持笔耕不辍,在他八十九岁高龄时,仍能创作出《高平关》这样优秀的作品,从十五万字的精彩构思和精雕细刻之中,足以说明毋老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之深,也足以说明毋老对文学事业的无比热爱,对精品创作的不懈追求。透过《高平关》的精彩叙事,不仅让我们读到了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弥补了我们对五代史认知的不足,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作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对家乡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希望有更多山西作家主动担当,守土有责,躬行致远,用生花之笔,书写出更多的三晋故事!
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