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域

【新型城镇化系列谈】通达人心的路

  度过草长莺飞的春天,转眼已到夏季,天气正在变热。追随“五一”出游的人群,从喧嚣的城市来到绿色沁源,全程高速一个多小时。好客的沁源人建议,沿我们的胜利路看看吧,有文物古迹,也有娱乐小吃,风土人情都含于此。
  胜利路上,记者遇到一位80多岁的当地老人,走在面貌一新的街道上,他的欣喜更甚。“现在真是好看多了,路宽了,有树有花,公共设施也更齐全了。”话匣打开,我们聊起了老街的变化。
  这是一条独属沁源人的10里长街。相当长的时期里,它是沁源最繁华,甚至也是唯一的正规街道。从宋家窑到监理站,纵贯南北的4.8公里内,承载了当地人上班、上学、就医、买菜、购物、娱乐的历史记忆,也遭遇了拥堵、无序、杂乱、脏污、水停、电断的现实难题。也是这条街,安装过沁源历史上第一个红绿灯,出台过首例单行限行办法,规划过全县最科学的停车位,却都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变化源自两年前,怎样让老街焕发新生机?摸清百姓实际需求是第一步,为此,沁源县主要领导亲自走进商铺和居民家中,听取群众意见,聚焦大家反映集中的道路不平整、停车难、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雨污不分流、无天然气管网、空中飞线、蛛网连接等问题,一场场现场会开下来,改造方案有了基本框架。
  更新老旧街区,道路改造是重点。胜利路是城市干道,通过加宽、平整道路保障通行,原来的10米两车道,拓宽为现在的28米4车道,同时以绿化带隔离出非机动车道,实现人车分流。在胜利路沿线,打造了19处节点公园,建设公共厕所4个、便民服务中心3个,新增停车位414个。
  “更大的文章在地下”,迎面碰上的负责人,来自沁源胜利路地下管沟项目部,他把记者带到那里。宽2.9m高2.8m,一眼望不到头的管廊里,自来水管网、强弱电线路统一入地,外敷设供热、燃气等管线,雨水管在西、污水管在东,4个进出口、30个通风口、22组电力环网柜,就是沁源县城道路“3横18纵”的中枢。“起码50年里,胜利路不会被‘开膛破腹’。”
  离开的时候,知情者告诉记者,依托纵向平安高速公路和G241,横向在建的黎霍高速公路和G341,沁源构建起“两纵两横”路网主框架。黎霍高速通车,平安高速列入“十四五”规划,张店至古县一级路改造、新谋划的县域中部南北向货运专线主干道有序推进。开工建设的新交口至安泽地方铁路,能解决煤焦等大宗物流运输问题。按照A2类建设标准,通用机场正在加快二期建设,初步构建起“公路、高速、铁路、通航”立体交通体系。

  本报记者李家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12期

  • 第2024-05-11期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8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5-06期

  • 第2024-05-05期

  • 第2024-05-04期

  • 第2024-05-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