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域

【新型城镇化系列谈】沁人心脾的水

  发源于太岳南麓的沁河,是我省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千百年来,它一路欢歌的浪花,浸润了沿途的土地,茂密了两岸的森林,也厚实着这一方水土上的生活与人文。环邑皆山,沁水汇流,甚至沁源县都名出于此,赤石桥河、紫红河、白狐窑河、柏子河、法中河、狼尾河等众多支流,让这条沁源人的母亲河,在2187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上从涓涓细流升腾到大河奔涌。水资源总量24581万m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531m³,是我省平均水平的4倍之多。这样的沁源缺水吗?
  疑问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但回答的只能是当地人。事实上,由于地质条件差异、海拔落差大等,沁源境内的水资源南富北贫、东丰西瘠。多年来,这种“贫富差异”,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组专业数据也许更能说明问题,截至去年,沁源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67处,但千吨万人以上的仅4处,千人以上22处,剩余的241处都在千人以下,供水工程点多面广,人口居住分散,管网未能形成互联互通、相互补给的供水系统,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产业不断集聚,现有的水网布局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之需。
  如何破解全县水资源不平衡的难题?怎样进一步提升全县供水保障能力、应急供水能力和水资源调配能力?为当好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水管家”,2022年以来,沁源县统筹谋划实施“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互联互通”大水网建设,从东、中、西三条线发力,统一规划,分步实施7大供水工程,通过县域内的南水北调、东水西用,使大型水源、规模化供水工程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县域大水网,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
  此后的一年多里,从永和水库奔淌而来的水源,有力保障着县城、郭道、沁绵工业园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和企业工业用水;正在推进南北莱沟、倪庄水库等供水工程,不仅促进了沿线河湖生态复苏,也彰显了“生态优先”的底色;众多截潜流、净水厂、加压泵站的兴建,为跨流域、多水源联合调配提供了支撑。三条“生命线”的持续发力,在为沁源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用水安全打下基础的同时,也为复苏河流生态环境、畅通县域经济循环创造了条件。
  眼下的沁河源头,不知名的水禽在筑巢产卵,县城附近的水域里,人们钓起多年未见的鱼。潮起沁河源,时代赋予这条古老河流新的生机,水丰、质好、河美,正为发展注入更新活力,从河水安澜到水润民生,从水网工程到文化兴水,那些令人流连的景观长廊,那些新时代治水兴水的画面,都藏在了转身捧起的悠悠碧水中。

  本报记者李家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12期

  • 第2024-05-11期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8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5-06期

  • 第2024-05-05期

  • 第2024-05-04期

  • 第2024-05-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