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各地各部门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方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稳粮保供、科技创新、规模经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断发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能力不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为目标,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继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发挥好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提高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稳产、高产、绿色、可持续的新型粮食生产体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面实施粮食单产大面积提升行动,布局和建设一批“吨粮田”和“吨半粮田”,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产品产量,实现降本增效,增加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过程中,必须将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新发展理念破解粮食生产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以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普及为引领,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增强稳粮保供技术支撑。在农业科技方面,一要将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幅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升粮食质量;二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不断缩小在核心种源、关键技术等领域的差距,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链条向中高端迈进。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翼城县集中开展了小麦三次超常量叶面喷肥技术应用,亩均增产80公斤-100公斤,全县粮食增加3万余吨,被全国农技中心列为典型案例。在农业机械方面,要努力推动设施装备的现代化和现代科技的应用,立足现有资源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从而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供给韧性;要强化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机械装备和农艺技术的现代化。同时,要加强农业高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手段,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稳粮保供体系框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主体队伍不断壮大,有力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有数据显示,到2023年9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超过222万、400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7万个。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面积从2018年的3.2万亩扩展到2023年的26.3万亩,托管农户从5452户增加到46965户,托管土地占到全县耕地的47.82%。2023年,翼城县唐兴镇小麦田块在实施“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后,亩产达到825.99公斤,创山西省小麦最高单产。在具体实践中,新型经营主体主动承接高校及科研机构研发成果,积极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落地实施,联农带农助农效益明显,涌现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以及“订单收购+保底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联合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紧密联结机制初步形成。
以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为重点,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拓展稳粮保供广度和深度。在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要做到“一控两减三基本”,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基本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农作物秸秆、病死畜禽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要基于“大食物观”,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全面持续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继续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农业农村部门不仅要做好农业的产中服务,而且要在产前及产后发力,将金融支农、保险兜底、科技助农、数字化管理、全要素组合、全链条服务作为主攻方向,将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我们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毫不放松抓生产,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者单位:翼城县农业生态保护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