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网眼

网上“炫家乡”正当时

  争当“家乡推介官”、组团为家乡创作歌曲、“劝退式”引导打卡……近段时间,网上冲浪盛行“最炫家乡风”,许多年轻人开始当起“网络宣传员”,把家乡的特色推介得明明白白。
  6月15日,“与辉同行”山西行完美收官,在抖音话题区,无数山西网友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跃然屏上,短短4天时间,相关内容播放量突破3亿次。在“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专场、打造太原歌迷之城、“村BA”球王争霸赛等一系列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抓住每个机会为家乡打call,有网友甘当志愿者,提前查阅活动资料,制作演唱会攻略、有问必答,也有网友甚至组团创作“应援歌曲”,不遗余力地宣传家乡活动。“很多官方活动是引子和契机,不仅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还能让当地年轻人真切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形成‘爱家乡——推介家乡——建设家乡’的良性循环。”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周怡帆认为。
  今年3月,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者愿意为家乡文旅发展出一份力,62.2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其中,不少人提到了自己的小城家乡,就读大三的学生苏苗苗便是其中之一,她为此创作了系列快闪短视频,热情地欢迎全国各地的网友打卡自己的家乡临汾隰县,“现在人多,换个时间再来”“隰县虽然小,但是有小西天悬塑,还有玉露香梨多汁甘甜,想让全国网友都看见”,在镜头前,苏苗苗侃侃而谈,语气里全是真诚和自豪。
  从“村BA”“村超”爆火到“小县城反向游”等新趋势,很多小城青年开始大大方方地推介自己的家乡,“小城家乡不是让人羞赧的话题,也不代表落后和土气,相反还具备很多大城市没有的特色。”苏苗苗表示,“我会在各个社交平台安利我的家乡。”微博数据显示,话题#我和我的家乡讨论量突破3300万,阅读量高达56亿次,自媒体时代,年轻人纷纷变身记录者,围绕乡土进行创作,在网络互动中,将家乡推向流量“C位”。
  年轻人是参与者、传播者,也是未来趋势。当下,City Walk火爆出圈,古城焕发新机,小城成为后起之秀,面对流行的文旅风潮,如何进一步抓住年轻人成为重点议题。6月12日,唐风晋韵·锦绣太原(北京)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北京举办,让会场内外看到地方文旅的打开新方式。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葛磊认为,“今天的文化旅游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革命性的改变。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豪感被激发了,旅游不再仅仅是一次观赏,而是一次投入、参与,正在整体向沉浸式、体验式的方向发展,而这种改变就是今天数以亿计的年轻人推动的。”

本报记者姚琪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6期

  • 第2024-06-15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12期

  • 第2024-06-11期

  • 第2024-06-10期

  • 第2024-06-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