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省总工会“产改赋能”“匠心筑梦”工程,加快培育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近日省总工会印发方案,对全省工会“1+N+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行动作出部署。
全省工会“1+N+N”工匠学院体系,即建设1家山西工匠学院、N家市级省级(产业)工匠学院、N家(特色工种)工匠学院分院。方案要求,到2026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具有工会特色、上下联运贯通、培育工匠人才的全省工会“1+ N+N”工匠学院体系;建成市级和省级产业工匠学院25家以上,分院40家。
方案明确了该体系“六个有”建设标准,即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相应的培训场所、教学硬件设施和相应的专业技术设备;有高质量的教师和课程资源;有完善的高技能工匠人才培养计划,具备行业比较优势;有线上培训条件;有一定培训规模,组织开展短期、长期和多工种的技能培训。
作为全省工运教育事业主阵地,山西工匠学院探索性地开展“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确立了“大师牵头、学员参与、交流融合、技术攻关”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邀请国家科技进步奖、大国工匠获得者来校授课,促进教学和培训水平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花开满园、技术报国”技培送教到基层活动和“校外三级培训”,将培训“课堂”办到市、县、企业,搬进生产现场,开展现场教学、现场处理技术问题,丰富了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效果。
市级和省级产业工匠学院创新举措,同样开展了有特色的培训工作。大同市总工会工匠学院从2021年起陆续开设农民工夜校和产业工人夜校,聘请各行各业高级工程师,为想要不断“充电”农民工和产业工人讲授安全和技能知识。同时建立订单式培训模式,精心设置各类课程菜单,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地破解了“工学矛盾”。
本报记者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