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你当像鸟飞往蓝天

  我出生在晋北地区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墙之隔是学校。小时候,我唯一的乐趣就是趴在学校门口好奇地窥视着里面的一切,直到适学的年纪成为其中一员。
  学校由旧时的三圣庙改建而成,学生加上老师约有百人。我记忆里除了语文、数学之外,很少上副课。不知道别人那时有没有理想,我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理想和未来的,只觉得读书可以摆脱为家里牲口拔草的任务。
  初中我在合盛堡乡中学就读。随着知识和眼界的增加,我开始有了走出穷乡僻壤的想法。看父辈整日田间劳作、辛苦度日,却每每为交学费和生活费而发愁,那种改变命运的想法就愈加强烈。学习不一定让所有人成才,但不断受教育一定会让人有所成就。
  进入高中后我学习更加努力,因为已经清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能继续学业有多么难能可贵。当时村子里只有4个女孩进入高中,其他差不多年纪的女孩都已陆续嫁人,开始了与父母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我幼时体弱多病,到了高中,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营养不良,使我饱受胃疼和头疼的折磨。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为了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大多数人都拼到了自己的极限。身体的不适一度让我差点辍学,边治疗边学习才勉强完成学业,因而高考落榜也在意料之内。有同学上了大学,我开始通过与她们书信来往了解更多外界信息。
  在那段迷茫而困惑的日子里,村里的小学校长找到我,说学校缺老师,我又是少数读过高中的人,希望我能去学校代课。经过再三考虑,我接受了。
  学校的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很多,90多个孩子、连校长在内共9位老师。当时,我和陈建军老师搭班带五、六年级,他教数学我教语文,协力合作让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因为年轻有精力有想法,我会将语文课上成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掌握课本知识。自然课我会带着他们去田野上,体育课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打开中国地图为他们讲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家乡的地理位置……我努力将肚里仅有的那点墨水,传授给那些比我更渴求知识的孩子。有时心里也会产生困扰,我的下一代会不会因为有限的教育条件而看不到更好的未来?
  再往后,不上课的时候、孩子们自习期间,我又拾起高中课本开始复习。我看不到我的未来,但走出小村庄和看看外面世界的念头一刻不曾停过。终于,我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考试——成人高考。我不确定结果如何,只希望我的青春不留遗憾。
  等待结果的日子有好几个月,那段时间父母开始为我介绍对象。在那个年月,二十几岁不找婆家会被父母整天说教,也会被别人指指点点。在无望的等待和不安的焦虑下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没想到婚后一个月,父亲将寄到家里的大学入学通知书送到了我手上。那夜我彻夜未眠。没有人愿为我继续上学的费用买单,年轻的我也缺少足够的勇气和经济实力走出家门“远行”。
  多年以后,送女儿上大学的飞机上,窗外的蓝天和云层让我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云层下高飞的鸟儿大概与我一样的心情吧。我庆幸孩子实现了我年轻时没能完成的梦想,庆幸她有更多受良好教育的条件、有更多看到和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这些年我也庆幸自己一直有一个好习惯——读书。书籍让我忙碌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压力得以减轻,让我可以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教育的初衷不也是这样吗?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不惑之年的我早已释然了过去的经历,否则所有的教育岂不是没有了任何意义。
  窗外蓝天上飞鸟掠过,我默默祈愿,愿有梦的人都能如飞鸟般一冲云霄……

梁秀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26期

  • 第2024-11-25期

  • 第2024-11-24期

  • 第2024-11-23期

  • 第2024-11-22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9期

  • 第2024-11-18期

  • 第2024-11-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