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活动,春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留下了中国最为鲜明的发展烙印。近日,由杨登峰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春运(1954—2024)》一书,以影像与文字交织的独特叙事,全景展现了70年来春运的变迁史。
书中按照时间顺序,通过330余张珍贵影像,生动记录了春运从绿皮车到海、陆、空立体出行,从排队买票到网络购票的巨变。无论是旅客的期盼与笑容,还是铁路职工的责任与担当,都让人感受到春运的温情与力量。可以说,春运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变迁,更是中国人对家与根的永恒追寻,这种情感连接贯穿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此外,该书还展现了春运变迁中我国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从1954年手写调度表到2024年高铁“超级大脑”智能系统,中国铁路不断更新换代,交通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从1954年春运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到2024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84亿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出人们生活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春运70年变迁和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