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传统,到了春天,地气通了,万物复苏,春节期间那种闲散悠游状态必须得翻篇,劳动又要开始了。栽蒜可以算是年后的第一个劳动项目。如果面积小,只在院子里弄三五畦,专供家用,还是很有趣味的:剥蒜、挑选、平整土地、拉沟、坐水、栽种、覆盖,临了还要轻轻踩踩,据说是防止漏风。如果播种面积大,蒜也不用剥了;再赶上土地湿润,坐水也免了。不过即使这样减省环节,也还是免不了腿麻腰疼。我们一般是在院子里种一些,够吃就得,现在蒜苗已经长很高了。
但是,院子再大,也不如广阔的田野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讲。记忆中小时候,到了开春,我最喜欢的就是跟着去浇地。这时候说的浇地,就是浇麦子,冬天的时候要浇冻水,这开春就要浇返青水。具体时间还要把握好,早了晚了都不行,返青水如果早了,遇到还有冻的天气,麦子一拔节,就死了。所以说,当个合格的农民,是非常难的。如果家里养大牲畜的,还要熟练掌握防疫、打针、接生、产后护理等技术。
我小时候,我们村的生产队就散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机械设备也开始普及,我家也有了手扶拖拉机,12马力的那种,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就经常偷偷开出去,感觉很是拉风。要去浇地了,把水泵水管子还有工具装到车上,水泵很沉重,水管是黑色胶皮的,外边还有一圈圈铁丝缠着,估计是防止折断吧。装好车,父亲开车,我和二伯坐在车斗里,一路突突突,直接开到河边,停车、卸货、组装、摇车,因为水泵和拖拉机要用皮带连起来才能工作。摇拖拉机也是个力气活外加技术活,左手按着减压,右手摇动摇把,在恰当的时刻松开减压,拿出摇把,车就着了,很多操作不当的,瞬间会被摇把打了脸。
初春的田野,冰面融化,微风中又荡起了层层的涟漪,广阔的田野因为有了绿色而充满勃勃生机,松软的土地,踩上去别有一种舒畅。浇地的时候,我爸跟二伯有着明确的分工,一人照看水泵,一人负责挖口堵口,我呢,就负责来回溜达,巡视垄沟(从河边到自家麦田的水沟),看着别跑了水。从河边到麦地有很长一段距离呢,溜达了几趟,看没有什么问题,想着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就到附近去玩了。
春天的田野,阳光普照,野草也是春风吹又生了。经常遇到放羊的三爷,我觉得他这放羊的是真自在,按家乡话说就是“真自儿”,弄个暖壶,带个大罐头瓶子留着沏茶水,背个匣子(收音机),赶着一群羊,这些物件还会找几只身强力壮的羊给挂在身上,一路吆五喝六的,待寻到一水草丰美之处,任务就算完成大半,找个背风向阳的沟子一躺,垫几个棒子秸,晒着太阳,喝着茶水,听着评戏或小说,偶尔睁开眼看看,如果哪只羊跑远了或者误入到麦地里边,就喊几嗓子,起身用土块冲过去,很有准头,看到羊又回来,便又心满意足地躺下享受惬意时光。
我躺在棒子秸上,看着蓝天白云,听着飞鸟鸣叫,跟三爷谈天说地。三爷给我介绍放羊的趣事:羊也有领头的,其他羊跟它走,脖子下边挂着一个木头棍为的是不让它跑,一跑就打腿,可以控制行进速度;还说羊不能缺了盐,需要把砖头在盐水里泡,然后用绳子挂在羊圈里,让羊舔,补充盐分;我说我羡慕放羊这个活儿,三爷说你要是想干这个,现在就可以上班了,还说送我一只小羊让我先试试。我说下羊咋办,不会弄。他说,那你就只养耙子。躺腻了,找一只小羊练练手,它顶我推,大多是我输,弄得一身土。有时候赶上羊吃饱了,我拿着鞭子也要试着赶羊,可是羊很不听话,喊破了嗓子,还是各奔东西,引得三爷直笑,说放羊不如上学,你还是好好念书吧!
三爷现在快90岁了,身体还很硬朗,春节时候去拜年,还问我,啥时候去放羊?我说,还有十几年才退休,还得等等。
遇不上三爷的时候,去抓鱼也是非常好玩的。有一次,快傍晚了,放学回家,我去地里帮忙,父亲让我看着拖拉机,负责给水箱加水。浇地从河沟抽水,水少了,鱼的踪迹就显露出来了,我就顺着河坡下去,脱了鞋挽起裤腿,用树枝一通乱打,倒也收获不少。把鱼放到水桶里,虽然水还有些凉,但收获的希望还是温暖了我。脚踩在淤泥里还挺舒服,可以感觉到淤泥从脚趾缝钻出来的那种痒痒的感觉,还踩到了泥鳅,就用手挖出来,胳膊腿都是泥。正玩得高兴,恰逢父亲来查岗,只听见呼喊声由远而近、由小而大,父亲见状有些生气:你家走吧,不够跟你费心的。还差点把桶里的鱼给倒喽,说我贪玩也不给拖拉机的水箱加水,差点干锅。一顿呲哒,挨了两脚,我提着桶跟鞋,回家。
到家自然少不了被母亲批评,拿燎壶烧水让我洗洗换衣服、喝热水。接着,母亲开始收拾鱼。也许是累了,喝点粥我就睡了。不知过了多久听见拖拉机响,一睁眼,外面天都黑了,院子被车灯照亮。我就下地去院里跟着卸车。母亲说,你睡一脑袋汗,赶快回去。卸完车,我又进了被窝,突然就感到浑身发冷,起了一身大疙瘩,头皮里都是。那时村里有赤脚医生。医生来了,说是风疹,给我测温、打针,叮嘱我说要吃药,并且不能吃荤腥。鱼已经熬熟了,父亲留医生在家里吃饭,我只能是看着了,但母亲还是偷偷喂我吃了些鱼肚子肉。母亲说我,你是一干活就要工钱,以后可是别去了!不够劳神的呢!
人到一定的年纪就爱怀念过去,怀念的其实是那种苦中作乐、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有纯净、纯粹的心境,平和、喜乐的情绪。
现在,农村越来越好,农活少了,孩子们干活的经历也少了,有些孩子们已经不怎么认识农具了,更不知道怎么使用。说实在的,劳动对于人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有时间的话,回老家去,干点农活也很好,尤其是孩子们!
马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