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温情守护

  我时常在想,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有人说是勇敢、坚强、正直,也有人说是谦逊、善良、宽容……好的品质无一不令人起敬,而我由衷钦佩的,莫过于责任心。在我心中,父亲就很好地诠释了责任心。
  父亲是十里八村公认的好木工,但从2001年开始,他再没接过木工活儿。那年,78岁的奶奶突然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开始推掉一些活计用心照顾奶奶。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个月后,患有高血压的母亲摔倒后偏瘫,仅右侧肢体尚存知觉。自那以后,父亲停止了他的木工生涯,开始全心全意照顾家里的两个病人。
  父亲工作上是技艺精湛的木匠,生活上是体贴周到的儿子和丈夫,他照顾奶奶和母亲时也如同雕琢木头一般精益求精。
  为了同时满足母亲和妻子的口味,一顿饭他常分开两次做。奶奶想吃什么,父亲都会满足她,每天还要为她擦洗、按摩。怎么按、怎么揉、怎么推,有什么手法和要领,都向医生打听得仔仔细细、明明白白。
  2016年奶奶去世后,父亲便将全部身心放在母亲身上——早6点起床,为母亲洗漱、做早饭、喂饭、收拾碗筷;接着,推着轮椅上的她出去遛弯,扶着练习走路;快到中午时,回家做饭、喂饭、收拾碗筷;午休完,再推着母亲出门康复身体;到傍晚,又是做饭、洗碗;收拾完以后,再给母亲洗澡、按摩1小时,以防肌肉萎缩、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20多年来,父亲没有睡过一个踏实的觉,每晚都多留个耳朵倾听奶奶和母亲的需要。父亲的床头永远放着一盏应急灯,生怕停电的时候照顾不好她们。马桶旁的木头台面是父亲专门为母亲做的,他仔细观察了很多次才确定了高度,有了这台面母亲扶着起身才得劲儿。母亲爱听歌,父亲爱唱歌,于是他便天天乐此不疲地给母亲唱歌寻开心……
  20多年来,父亲也没怎么生过病,不允许也不敢。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是生病了,家里就没人照看了。屈指可数的一次生病是重感冒,实在难受得不行,他抽空去医院输液。我还记得他说:“当时挺难过的,不是觉得自己可怜,而是想到她们在家没人照顾,我得赶紧好起来。”每次想到这句话,泪水就忍不住顺着眼角滑落。父亲在病榻之上,心中所系仍是家人的安康。
  日日穿梭于家中,围绕着瘫痪在床的两个病人。十天半月好说,一年半载不难,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20多个春秋的更迭。但父亲未曾有过丝毫退缩与放弃,他选择以乐观为帆、以坚韧为桨,将全部的心血与时光,无私地倾注于这个家。他的坚持、他的责任心、他的温情,如同温暖而坚韧的光芒,虽不耀眼,却足以照亮一个家庭、温暖这个世间。

李培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7期

  • 第2025-04-06期

  • 第2025-04-05期

  • 第2025-04-04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4-02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31期

  • 第2025-03-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