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山西消费市场开局良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7.5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青年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当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纷纷登场,当国潮文化、二次元与文旅资源交融碰撞,一场以“年轻力”驱动的消费活力在三晋大地喷涌勃发。
有业内人士指出,“提振消费,一定要看到青春经济,看到它闪耀的光彩,强有力的力量。”所谓青春经济,是指以年轻群体为核心驱动的复合经济形态,涵盖多元领域。《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旅游、社交、自我投资、知识付费等,是青年群体消费的主要内容。电影、剧本杀、演唱会、音乐节等深受年轻人喜爱。
“为一场演唱会赴一座城”,正成为青年群体消费的新风尚。太原跻身全国演唱会票房前十的现象级表现,也印证了青春经济的裂变效应。2024年太原凭借32场演唱会吸引近百万省外观演人群,带动消费41亿元,“歌迷之城”的标签强势出圈。在此期间,太原通过创新奖补机制、开通接驳专线、商圈联动折扣等举措,将3小时演出延展为三天两夜的消费链条,展现了对“流量即能量”的精准把控。
青春经济的魅力,更在于打破产业边界的创造力。CBA山西男篮主场同样化身消费引擎,“赢球套餐”等创意引发社交传播,体现了体育IP的经济辐射力。明星联名款老陈醋、篮球主题文创,更是传统产业借力青春IP的典范。
随着“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的推进,可进一步挖掘古建资源的数字化潜力,如引入《黑神话∶悟空》视角的VR导览,设计游戏化打卡路线,让虚拟流量转化为实地消费。同时,借鉴“谷子经济”,支持本土企业与动漫、游戏IP合作,开发兼具文化底蕴与潮玩属性的衍生品,吸引年轻群体消费。
激发消费潜能,需要构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太原方特“国潮音乐节”、大同古城墙“穿越式”剧本杀等场景,将消费转化为情感连接的载体。青春经济的可持续性,离不开科技赋能与长效机制。加快建设“数字文旅大脑”,开发AR解谜、VR文物修复等应用,可以让年轻人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及古建艺术的内涵。
青年群体规模大、消费意愿强,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人群。更好地理解年轻人,把握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以“年轻力”重塑消费生态,定能激活消费新动能。
刘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