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源区青禾托育园,家长看到的不仅是色彩明快的教室和宽敞的户外草坪,更有一份价格亲民的收费表。这里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户外活动区1400平方米,招收120名婴幼儿,用实惠的价格展现政府托底、普惠托育的力量。这是太原市创新推出“晋心托”社区托育服务、构建15分钟便民托育圈的写照,也是我省以普惠托育破解年轻父母“带娃难”的缩影。
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普惠托育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按照政府指导价格提供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托育服务,让婴幼儿家庭“托得起”“托得好”,让更多幼儿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山西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予以强力保障,率先在全国实现公办综合性托育机构县域全覆盖,2023年支持实施“每县建设1所80—150个托位的示范性公办综合托育机构”,2024年按实际情况给予托育机构运营补贴,2025年进一步提升托育服务整体能级。不仅让普惠托位占比大幅提升,而且使保障普惠服务可持续,更多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首次提出,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推动用人单位办托等主要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作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山西省级财政已连续三年累计投入17.706亿元,托育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推动新政落地见效,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聚焦“幼有所托”民生关切,着力构建财政支撑体系,多方努力,凝聚力量,使托育服务成为社会共担的公共服务。
政策支持、福利保障,将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将托育费用纳入福利费列支范围,无疑是广大职工的佳音,同时也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从试点看,用人单位办托,实现“楼上办公、楼下带娃”的便利模式,不仅能够减轻双职工家庭接送压力、提升年轻父母幸福指数,也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老一小”系民心。满足家庭临时照护需求,探索社区嵌入式托育,要求依托社区资源提供全日托、半日托服务。太原市创新推出繁荣“晋心托”社区托育服务,构建15分钟便民托育圈,就是这样。要让更多家庭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严格建设标准、多元化运营模式及医育结合等举措,为家庭提供方便可及、价格亲民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幼有善育、幼有优育。普惠托育不仅是破解家庭难题的民生工程,也是社会共担育儿责任的文明进步。从家庭独自承压,到政府、园区、机构共筑支撑网,共同守护好婴幼儿成长的“第一步”,通过更好的托育保障、更精准的托育服务供给,众多婴幼儿家庭的育儿负担将得到减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破解年轻父母“带娃难”,普惠托育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热。发展为了人民、更好投资于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让城市更有温度、吸引年轻人来投,就应该这样,多为他们考虑。希望普惠托育以小切口撬动民生大幸福,成为社会发展的温暖注脚。
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