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30起床,吃早饭,联系值班调度长熟悉当前各区域情况。
8:30准时开会,根据汇报上来的问题分配任务,之后便马不停蹄进入巡检工作。
这是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动能供应主管晏鹏每天早上的工作状态。“干我们这行,24小时待命、第一时间处理设备故障。”当记者感叹他的“超长待机”时,晏鹏的语气却十分平淡。这位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党员,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总是冲在工作第一线。
“呀,第一次见你穿这么精干!”刚出办公大楼,骑电动车路过的同事调侃道。晏鹏摆了摆手,笑着说,“厂区内的所有管道都是我负责,每天的维护工作免不了要在设备间来回穿梭,确实很少穿这么干净整洁的衣服。”
“走,我开车带你去各区域看看。”
坐上车,晏鹏便打开了话匣子。“这辆新能源车是公司给换的,之前每天开着油车来回跑,油费就是一笔大数目,换成电车节能环保。”
总配电站、供热站、空压站……每到一处,晏鹏都对每一个设备、每一处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坚持“看、听、闻、摸”的传统办法,查看设备的运行参数,不时俯身倾听设备轰鸣,观察设备是否存在泄漏等情况。
“这就是我们当时中水改造的成果。”晏鹏指着其中一处管路说道。中水改造是通过优先使用厂区内产生的中水,代替自来水,从而有效节约自来水资源。晏鹏回忆起当时和团队攻克难关的场景。厂区内管网老化、布局复杂,为了对原有的中水管路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他带领团队逐段排查,经常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管廊一待就是一整天。“我们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环境里连续作业,手套都冻在了管钳上。”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晏鹏带领管道维修组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基础设施的中水管路改造项目,还对这些区域的用水管路进行了优化,确保中水能够顺畅地输送到各个用水点。“关键时刻能顶得上,这是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职责。”晏鹏说。
改造后的系统实现了厂区中水全部回收利用,中水使用量较改造前增长近30%,年节约自来水超过5万吨。特别是在厂区绿化带的中水利用上,通过铺设专用管路,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2万吨,相当于50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近几年,晏鹏先后完成了钢结构车间检修车清扫棚的中水改造、厂区废料场中水改造、货车车间制动厂房风管改造等重点项目。用晏鹏的话说,他更像是公司的“后勤管家”,大到工厂设施改造,小到卫生间管道维护,有操不完的心。
在晏鹏的车上,放着一个工作记录本,上面记满了各种数据。“他总能准确说出每台设备的能耗情况,找到最优运行方案。”同事说到晏鹏,也是止不住地称赞。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2023年,晏鹏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颁发的火车头奖章,今年又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这些荣誉属于整个团队。作为一名党员,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最近,晏鹏又积极参与公司的动力站房智能化改造项目。生产保障党支部书记李春生和晏鹏共事多年,在他看来,晏鹏是他最信任的工作伙伴:“晏鹏深入调研制定的方案,他总说要用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把这个工作交给他我很放心!”
卢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