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午后,与好友相约前往位于太原市西山石窑寺游玩。因地理和气候原因,山上树木较少,多为低矮灌木。冬日里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的枝丫,各自远远地散落在山顶或山腰,低矮的荆棘、荒草占据山野,在寒风中摇曳,略显枯寂荒凉。
一路欣赏着沿途风景,蜿蜒山路似无尽头,半个多小时后转过一个弯,远远看到山腰间矗立着一座寺庙,便是石窑寺。寺庙主要是利用9个天然石洞修建而成,元代肇始,现存主体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1996年至2003年又大规模重新修缮。虽是佛教寺院,但却同时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道教仙人,寺旁还有专供狐仙的窑洞。庙前平整出一片空地,临着山崖边砌了一道半人高的围墙,将寺庙圈围起来,沿着墙边长着几棵大树,枝叶肃穆。游览完寺庙后,几人围着树下一张残旧的桌子慢慢饮着自带的茶水。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早已又累又渴,几杯热茶落肚,倦意渐消,抬眼望墙外深谷,虽已初春,山间依旧有些寒凉,阴暗的天空下山谷两旁的崖壁上错落长满了一簇一簇不知名的灌木,枯枝密织纷乱如刺指向四周,其间散落着几座用彩钢板搭建的小屋,应是来此修行的居士住所。
天色逐渐暗淡,我们开始返程。回去的路似乎比来时缩短了许多。来到一个转角处,隐约听到公路上汽车行驶过的声音,和反复播放着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防火防灾的语音。转过弯,一束强光远远地照射过来,直刺双眼;继续向前走,光束仍然纹丝不动直直地照射着我们,被晃得什么都看不清,心中逐渐升起怒火。边走边强忍着嘴边的脏话,反复告诫自己要冷静,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敢这样蛮横无理。往前走着走着突然刺眼的光照消失了,公路边伫立着一盏路灯散发出柔和的光,灯杆上安装的播放器反复播放着语音——原来让自己浮想联翩、翻江倒海、怒火中烧的是一盏路灯,方才的臆想顷刻崩塌。
这一念之间的天壤之别,若醍醐灌顶般让人顿悟。生活中有多少心潮澎湃的猜忌、烦恼甚至欢喜,是自心所造的幻象所驱,常常因一个眼神、几句闲言碎语就“捕风捉影”对一件事做出论断,而这种“论断”往往会造成我们对某人或某事的误判,同样这样的“误解”也影响着对方对我们的态度;或又因所受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某一观点未经论证探究便在内心深处确立,并执迷不悟。这些凭空想象主观臆断常常左右了我们生活中对事情的判断,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吧。在喧嚣纷杂的世界里,如何辨认自身投射的重重幻影,并用清醒目光将那刺目的“强光”还原为路灯本身,是每个人需要终生面对的课题。
三圪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