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庭你会想到什么呢?是高高的审判台,是庄严肃穆的国徽,还是正襟危坐的法官?不久前,文水法院打破常规,法官将一起刑事案件的庭审现场“搬”到了七旬老人的床前,几把椅子便组成了庭审现场。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书记员、法警等司法工作者挤在床边,以最贴近人性的方式公开开庭审理这起刑事案件。
据悉,养殖户李某从事肉牛养殖,2024年9月,其养殖的一头牛不明原因肚胀死亡,为减少损失,便找到王某某帮忙联系售卖这头死牛。王某某明知这头牛死因不明,仍以2000元价格介绍卖给了贺某某,交易完成后被查获。
案件受理后,一个特殊的情况引起法官注意。“被告人王某某已经年近八十,近期因心脏疾病进行手术卧病在床,行动困难无法到庭。”该案主审法官告诉记者,考虑到这一情况,我们在反复确认其身体条件允许庭审后,便联系检察官将庭审搬到王某某的床边进行。
“由于其没有能力委托律师进行辩护,县司法局便指派我们律师为其指定辩护,保障其辩护权益。”同行的律师说。
随着法槌的敲响,“文水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的声音在王某某的床边响起。“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生产、销售属于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兽、水产动物及其肉类、肉类制品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
尽管空间局促,但庭审过程却严谨有序,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在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王某某深感懊悔,认罪认罚。
这场“有法度,更有温度”的庭审,既是对法律尊严的坚守,更是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
本报记者闫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