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白某、周某、刘某、杨某某等人追偿权纠纷一案,执行立案后,承办法官多次联系被执行人白某,其均未向小店法院报告财产。4月20日,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小店法院将白某传唤到庭后,白某摆起一副“一问三不知”的面孔,声称不知道自己是被执行人。在协商过程中,申请人表示自愿放弃一部分利息,但被执行人仍“不满意”,不但不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反而把希望寄托在另一被执行人周某身上,希望由他来偿还债务。整整两个小时,白某一拖再拖,分文没有履行,直到执行员准备对其拘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开始打电话筹钱。截至晚上19时,白某凑齐12万元,但申请执行人坚持申请将其送至拘留所。
在送拘途中,执行干警考虑到白某作为母亲,有孩子需要照顾,出于善意执行理念,一直对白某释法说理,希望她能再履行一部分欠款,争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
晚上20:30,白某凑齐22万元整,并提出可以用她母亲的房产作为担保,给其一周时间凑齐剩余款项,获得申请执行人同意。
经过将近12个小时的努力,此案件最后执行到位22万元整。白某母亲用其名下一套房产作为担保,宽限白某7个工作日凑齐剩余款项,否则小店法院将对其母亲名下的房产进行查封、评估拍卖。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