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晋源法院的执行干警再次出动,五日时间驱车千余公里,执行足迹跨越两省四地,只为将“纸面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2021年,一起标的额为5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中,被告一直未按判决书确定的内容履行义务。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了查控、扣划,但因被执行人身处异地又无法联系,法院穷尽执行手段未执行回款。在案件历经两次终本措施后,办案法官并未放弃继续追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4月,办案法官得知被执行人在张家口有财产。秉持着“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原则,执行干警迅速赶赴本次异地执行第一站——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时间对财产采取相关措施,涉案金额现已成功执行到位并返还申请执行人。
某合同纠纷案中,被告焦作市某贸易公司未按判决书确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原告太原市某公司申请强制执行,期间被执行人公司被吊销,原公司法定代表人失联,案件一度陷入僵局。2023年,晋源法院了解到该被执行人在焦作市解放区涉及新案,申请执行人也提供了被执行人在其女儿家中居住的线索。考虑到被执行人前期拒不配合的态度,立即选派异地执行经验丰富的执行干警前往焦作市开展行动。
干警们驱车800公里,自张家口赶赴河南焦作市,在焦作解放区法院同志的协助下调取了被执行人新的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随后前往被执行人居住的小区物业调取了其居住房屋的信息及水电、物业费用缴纳情况,一切就绪来到居所后,却发现被执行人不在家中。执行干警通宵蹲守,等到了被执行人妻子回家,经询问得知被执行人现在洛阳市,执行干警立即赶赴洛阳,几经波折后终于在洛阳某大街与被执行人碰面。
执行干警向被执行人发放了相关法律文书,并告知如不能履行义务将对其采取拘留措施,被执行人当即表示,其在焦作孟州市有债权,可以前往协商用来偿还申请执行人,执行干警随即与其一同前往孟州市,经过执行干警多方努力最终双方以和解方式结案,被执行人分期支付申请执行人欠款。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