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6版:交流

初中班主任视角下德育教育与教学管理的相互促进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中学校 卫丽艳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初中班主任而言,肩负着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本文基于初中班主任视角,探讨德育教育与教学管理相互促进路径。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学管理

一、课堂融入德育内容,知识品德同步提升

  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知识传授与品德培育已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实现此目标的有效路径。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如《背影》一课,引导学生感悟父子深情,思考如何关爱家人,培养感恩之心和家庭责任感。数学课上,通过数学家追求真理、勇克难关的故事,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历程,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英语课上,介绍各国文化习俗,培养学生文化包容性和国际视野,如学习西方节日时,了解其文化内涵,并与中国传统节日对比,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如此,德育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熏陶。

二、班级制定德育规范,日常管理有序开展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其秩序与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班级管理需注重学业,同时构建德育规范体系为核心任务。合理有效的德育规范能约束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助力班级管理有序进行。为此,班主任可组织全班共商德育规范。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探讨班级中应提倡与避免的行为,如尊重隐私、诚实守信等。班主任总结学生意见,形成初步规范,涵盖学习、生活、社交等多方面:学习上要求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讨论;生活中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物;社交上友善待人、不欺辱同学。规范张贴于教室醒目处,提醒学生时刻铭记。同时,设立监督小组,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员,记录违规行为,并在班会上定期反馈。对表现优异者给予表扬,对违规者耐心引导教育,助其改正,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确保班级管理顺畅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与教学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紧密相连、互为助力。德育塑造学生品德,养成良好习惯,为教学管理创造和谐氛围,促学生自律遵规,积极学习。教学管理则通过合理安排、有效激励,为德育提供实践平台,于知识传授中融入德育。班主任需明了二者相互促进,工作中巧妙融合,德育贯穿教学管理各环节,以教学促德育深入,方能促学生全面发展,达成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清林.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J].华夏教师,2024(17):46-48.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