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艺文

灵感来自山西的《黄河大合唱》

  •   2015年8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张普通的邮资明信片,名称为《奋起》。邮资片的主图选自油画家詹建俊、叶南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奋起》,画面中,民族音乐家指挥抗日军民引亢高歌《黄河大合唱》,寓意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表达了全民抗战、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民族精神和心声。邮资片的整体设计突出了民族音乐家激昂博大的形象和气势,借助黄河壶口瀑布激流勇进的恢弘场景,表达出全民族保家卫国的情怀。邮票设计借助绘画作品的构图,在保持原作艺术真实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绘画艺术与邮票设计的完美结合。
      说到这张邮资片,就不得不提油画的创作元素——歌曲《黄河大合唱》,进而想到我们山西的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汇集了黄河的水,奔淌出一曲曲华夏民族的歌。在1938年的抗日浪潮中,著名诗人光未然被这奔涌的瀑布唤起了创作的灵感,写下了雄伟的诗篇,然后由冼星海作曲,创作出不朽经典《黄河大合唱》。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他目睹了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此作。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先生听完光未然的朗诵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同年3月,在延安一间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传世经典作品《黄河大合唱》的作曲。《黄河大合唱》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

    蔡恒宏 蔡文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3-07期

    • 第2022-03-04期

    • 第2022-03-03期

    • 第2022-03-02期

    • 第2022-03-01期

    • 第2022-02-28期

    • 第2022-02-25期

    • 第2022-02-24期

    • 第2022-02-23期

    • 第2022-02-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