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规避执行’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屡出奇策、精准打击,用“真金白银”兑现司法为民承诺。在面对一起规避执行多年的复杂案件中,该院干警设定司法审计前置程序,以审计为名,以拒执打击为实,巧破一起执行案,被执行人最终支付工程款50万元,并以其他财产抵债40万元。
言而无信逃避执行
2020年4月7日,申请执行人山西某建设有限公司向小店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被执行人太原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偿还工程款100余万元。执行过程中,法官许福臣采取限制消费令、线下约谈、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数次催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判决,经过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承诺分三期还款。
但好景不长,被执行人仅在履行第一期10万元后再未还款。2021年10月11日,山西某建设有限公司向小店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执行过程中变更刘某某为申请执行人,刘某某向该院提供财产线索,称被执行人现办公场所为其公司财产,申请法院查封。
执行干警立刻着手调查,经查实,其办公使用房产并不在公司名下,但因其办公场所为被执行人自己开发,故责令被执行人向法院提供其办公房屋的登记、出卖、转让、抵押等相关材料,否则将对其进行搜查。被执行人虽在电话里痛快答应解决问题,但后续联系中均以各种借口逃避执行,拒不露面,由于该案件已无可供执行线索,只得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一波三折另辟蹊径
“反规避执行”行动开始后,许福臣法官团队通过研究,发现该案仍然具备一定执行条件,立刻重启相关工作。执行干警经向不动产、房管局核实被执行人名下房产情况后,查封其名下一套房屋及一间商铺。后续现场调查时却发现该房屋并非公司财产,且对商铺进行张贴查封公告、腾房公告后,被执行人依旧我行我素、视若无睹,拒不配合执行。
面对如此棘手的“沉疴顽疾”,许福臣法官团队另辟蹊径,鉴于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生效的义务、未正确报告财产,决定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审计。
执行审计出奇制胜
确定执行策略后,执行干警向被执行人发出了责令提交通知书,责令其7日内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通知书以便进行司法审计。同时,告知被执行人,如逾期提供或拒绝、隐匿、谎报,将视情节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如因司法审计发现涉嫌犯罪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追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列明了可能涉嫌的6项罪名及条款内容。
被执行人慑于法院执行的高压态势,在责令提交通知书发出3日后主动联系法院,希望妥善解决本案。今年5月15日,法院通知双方到庭,承办法官对被执行人太原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释法说理并批评教育,其负责人表示已认识到错误,愿意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当日,被执行人支付申请人25万元,于4日后支付25万元,另外,双方通过抵顶车位、商铺物业费等方式抵债40万元,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通讯员任毅 王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