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

“付费”求职陷困境 被告认错终和解

  又到毕业季,高校学生即将走向职场,求职不易,还特别容易遭遇骗局。近日,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由培训费引发的纠纷案件。
  2022年7月,求职心切的毕业生王某浏览网页时看到某教育培训公司的弹窗广告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后该公司工作人员不停地通过电话推销其就业培训指导课程,且作出许多令人心动的承诺。在培训公司的大力宣传推广下,王某与该公司签订了教育培训合同,并支付了培训费4980元。
  因刚刚毕业,王某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大一笔费用,便通过贷款分12期付款的方式支付了该培训费。
  签订合同后,王某通过网络查询到该公司口碑不佳,存在大量投诉的情况,多项服务夸大宣传,根本不能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王某随即与该公司协商,希望解除合同,而公司工作人员拒绝了王某的请求后还将王某微信拉黑。为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王某将该公司诉至小店区法院,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
  案件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调解员纪建芳非常重视。一开始,被告的工作人员不接调解办公电话,纪建芳便通过原告获得被告公司工作人员微信账号,尝试添加微信联系,但对方并未通过。
  纪建芳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不断地通过微信添加好友的留言框介绍案情,并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不懈努力,被告公司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夸大宣传的错误,最终与原告重新添加微信进行沟通,并返还原告的教育培训费。双方达成和解,原告撤回起诉。

通讯员粱春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03期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6期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