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 省政协委员 王艳
背景提示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低龄化趋势,且恶性犯罪数量上升,并具有犯罪类型集中、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犯罪、多发等特点,推动健全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体系十分必要。
委员建言
未成年人保护职能部门牵头,筑牢家庭管理第一道防线。建立教育部门、妇联、团委、司法机关、基层组织、公益团体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动体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队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团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宣传、个体跟踪与团体辅导工作;对于监护人违反监护义务、监护不力、教育不当问题,应及时干预和指导。
加强预防犯罪教育,升级学校育人第二道防线。学校应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接受系统的预防犯罪教育;确保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健康筛查和早期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异常问题;学校应通过举办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提高教职员工、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预防犯罪意识。
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监管,净化社会环境第三道防线。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并在其他区域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入标志,民警定期入校普法、社区组织“护苗”巡逻,清理不良场所;从严惩处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通过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配合“净网”行动等方式,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严格查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漏洞。
充分贯彻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巩固司法保障第四道防线。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措施,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相关部门要协同解决涉罪未成年人普通学校回不去、专门学校进不来的问题,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本报记者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