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坚持等效评价 教学科研并重——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系列解读(四)

  找准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的“痛点”,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发挥职称评审、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扩大高校在收入分配上的自主权,推动高校形成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14个文件中,涉及教育的文件有5个。
  问:《关于高等学校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的指导意见》如何指导高校自主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和绩效工资结构?
  答:各学校按照我省有关实施意见,自主确定绩效工资总量。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同时综合考虑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任务完成情况、中长期目标考核、高层次人才密集度、服务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因素,动态调整各高校绩效工资总量。
  各高等学校可在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自主确定绩效工资结构(纳入学校公共服务的工作量列入教学科研工作成果内容,可通过考核计入绩效工资),合理调节学校内部各类岗位收入差距。根据岗位职责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不同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水平,基础性绩效工资可按绩效工资总量的40%-80%掌握。对高等学校培养和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
  问:《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业绩和教学成果认定指导意见》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答:等效评价原则。优秀教学业绩和教学成果与科研项目和成果同等对待,评价及奖励标准须对标相应的科研奖励项目。重点突出原则。着重认定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和取得标志性成果的教学建设项目,着重认定在教学改革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集体和个人。示范引领原则。纳入业绩认定的项目应在推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等方面具有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和“高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教学研究著作和论文,以及教学成果奖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获奖和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等,都在认定范围内。
  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指导条件(试行)》在引导教师不唯论文、不唯学历,注重教学实绩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
  答:这项政策既下放评审条件制定权也下放评审组织权,为高校职称评审松绑,赋予其更大自主权,鼓励各高校分类评价,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职称评审条件和评审方案,切实发挥好职称评审指挥棒的作用。
  在改革措施中增加了教学型教师晋升高级职务补充条件,进一步淡化和减少论文要求,鼓励扎根教学一线,多出优质教学成果;同时也将原来应备条件中对教学成果一刀切的做法进行了细分,按等次排名不同给予了相应适当的评价。
  问:《山西省高等学校省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媒体平台建设和使用实施意见》如何引导高校创新教学模式,扩大资源使用范围?
  答:着力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线上资源建设与学生线上学习并行推进,把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变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压缩传统课堂上单向灌输知识的时间,使线上学习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师生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逐步把线上教学纳入日常的教学环节。学校应将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根据本校实际建立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使用的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或校际之间在线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机制。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9-25期

  • 第2017-09-24期

  • 第2017-09-23期

  • 第2017-09-22期

  • 第2017-09-21期

  • 第2017-09-20期

  • 第2017-09-19期

  • 第2017-09-18期

  • 第2017-09-17期

  • 第2017-09-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