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对新闻出版事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在不断深化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一张报纸,在一个地区、一个省市及至全国,办得好不好,影响力大不大,除了这家报纸的整体素质的团队精神外,是否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记者队伍,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做一名合格记者呢?
深与精,是从业基本职责
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关系,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归宿。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映采访的深入程度。采访要在“深”字上下功夫;写作要在“精”字上动脑筋。所谓“深”,就是要求采访对象的思想、行为,所做的事情以及周围的人群对他的了解、看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对大量素材的深入挖掘,仔细研究,得出正确真实的结论。所谓“精”,就是写新闻报道要精心构思、精心写作。对文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推敲。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必须要做到“深入采访,精心写作”这八个字。
作为记者,对于每一时期应该报道什么要非常明确。那么,每个时期的报道思想产生的依据是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方针对策,二是当前的实际情况。所以,一个时期的报道思想,就是党的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和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记者只有明确报道思想,才能在采访中有明确方向及目的,否则,就可能稀里糊涂,也不会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报道来。
2010年4月,太原晚报记者获得一条新闻线索:山西平遥一位收藏家发现一件清代手抄本,是文学名著《浮生六记》的佚文,抄本中对钓鱼岛主权有明确表述。《太原晚报》从总编辑到编辑记者,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件价值非凡的新闻线索。经精心研究策划,派出骨干记者多次到平遥、北京等地深入采访,先后写出20余篇系列报道。其中《山西人拿出新证据 钓鱼岛自古属中国》这篇消息,获山西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晚报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讲方法,是采写重要手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哪个记者,无论写什么报道,都要做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于采访对象,有的是以人为主,有的是以事为主……总之,根据不同情况,熟悉不同的采访对象。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契采访邓小平之前,翻阅了好几公斤材料,她才能在采访时提出那些实质性的要害问题。如果不提前做准备,就很难有好的效果。
每一次采访前,除了熟悉采访对象情况外,还要学习掌握有关方针政策。曾有人说过,记者一靠情况吃饭,二靠政策吃饭。这话不假,作为一个记者,如果消息不灵通,孤陋寡闻,没有掌握多少信息和材料,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不掌握政策,写稿没有清晰思路,没有明确的主题,没有正确的观点,也就不可能写出导向正确的好文章来。
作为一名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应当掌握一些采访的基本方法:一是上下结合,即采访领导和采访群众相结合。记者到一个单位,总要先和有关领导聊聊,让领导介绍一下采访对象的情况,然后再深入基层到群众中挖掘具体素材。二是点面结合,采访中,既要深入一点,解剖麻雀,把点上的情况弄清楚,又要掌握面上的情况。有点有面,便于比较,容易发现报道的着眼点。三是个别谈和开座谈会相结合,既听采访对象怎么说,也听周围群众怎么说,以便在写作时具体、真实、客观、公正。四是现场采访。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场采访有利于记者直接获取感性认识,有助于把报道写得真实感人。读者读现场新闻犹如“身临其境”,感到真实可信。
重修养,是记者立业之本
修养,是关系记者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准和工作作风的重要问题。简言之,就是能不能当好一名合格记者的问题。要想成为人民的好记者,或成为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名记者,就应当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处处按照合格记者的标准严格要求,使自己具备记者必有素质。
我们党历来重视记者的修养问题。党中央关于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历届中央领导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以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都对记者修养问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很高的要求。做合格记者,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道德修养缺一不可。
记者是政治活动家、社会活动家,所从事的是党的新闻工作,要求政治性很强。当记者首要的是要有政治头脑,要懂得政治,要坚持党性原则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原则,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新闻从业者,都应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水平。记者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质量。做合格记者,理论学习不能一知半解,“半瓶子晃荡”,要学懂弄通,用理论指导实践。
采访接触面广,遇到的新问题多,这决定了记者的知识面要广博,天文地理均需涉猎,还要“专”,努力让自己在某行或行业内成为行家。
专业修养对于记者来说至关重要,不仅要掌握新闻理论,还要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消息、通讯、新闻评述、报告文学、评论等样样精通,使自己成为多面手。
记者是宣传、教育、引导和影响别人的人,更应当比一般干部讲职业道德,讲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德修养,是记者立业之本。
李晓琳
作者单位: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