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中国,这条巨龙,正骄傲地盘踞在世界的东方。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正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亚投行”、北斗系统,它们的成功施行,都离不开实践。只有实于践行,方能走向成功,铸就辉煌。
《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诚哉斯言,一语道破实践之重要。所谓“实”,即实际,现实;所谓“践”,即践行、行动。实践就是要在实际中行动,在现实中践行。
实于践行,方能探寻真知、求得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前朝历代把漏篮子与虎掌当作同一种药草的说法,疑惑于两本专著关于远志叶大小的争论,李时珍毅然决然地出发探索,在深山巨谷中搜寻每一丛草地,品尝每一棵草药,拜访每一个樵夫、药农和猎户。正是这种笃实践行,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药草资料,更纠正了前人的诸多谬误,厘清了历史的疑难困惑,成为杰出的医药学家。可见,只有去探索去实践,才会发现瑰宝,获取真知。
实于践行,必须亲力亲为去行动。正所谓,“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什么事情,只有躬身实践,才能获得最直接、最本真的认识与判断。我们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小马运送一个口袋,被一条小河挡住了路。最让它犯难的是,牛伯伯、小松鼠对河水的深浅说法不一。面对不同的说法,小马决定亲自去“摸着石头过河”,迈出实践的第一步,最终平安到达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去亲自实践、迈出行动,怎么能知道河水的深浅,又怎么能将口袋成功地运到对岸呢?
实于践行,需要敢闯敢试的勇气。在实践之路上,没有冒险精神,不做大胆尝试,是难以突破和创新的,更谈不上收获成功。面对人们对雷电的虚幻认识和无限恐惧,富兰克林下定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在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的风雨天,用风筝成功“捕捉”到了电。正是他大胆冒险的实验,给世界带来了“避雷针”这一发明。同样,没有莱特兄弟置生命于不顾的冒险,就没有今天航空事业的兴旺;没有郑和七下西洋的艰辛,就没有今天“一带一路”的辉煌。可见,从实践到收获,果敢的闯和果断的试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实于践行,离不开洞察万物的智慧。光有勇气而没有智慧的实践,可能会造成事倍功半。面对多个事项如何统筹这一难题,华罗庚用“生活中泡壶茶喝”的实践为我们展示了独到的智慧。在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的情形下,洗水壶、烧开水、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这些步骤孰先孰后最科学?实践中三个人用了三种不同的办法,最佳方案则是在先洗水壶、烧开水的同时,洗茶壶茶杯、找茶叶,其余方案都严重地窝了工。这个事例貌似简单,实则深藏运筹之要,也给我们以启迪:若无洞察万物的智慧,如何能将事情合理统筹,又如何能够高质效地学习、工作和生产、生活呢?
实于践行,不能光实践不总结,光行动无理论。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如果司马迁赴大梁等地考察史料,没有边实践、边记录、边总结,就写不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如果李四光在对长江、太行山一带进行多年考察的同时,没有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好笔记总结,就形不成《新华夏海之起源》;如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不注意总结一次次革命挫折和失败的教训,就不可能著就170年都仍在闪耀真理光芒的《共产党宣言》。可见,科学的理论源自于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造科学的理论,才能用以指导新的实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到个人成就,大到国家强盛,无不是实于践行的结果。在当今多元交织而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实践,尤其需要亲身行动,拿出勇气,融入智慧。让我们青年一代沿着新时代的新征程,踏上实践之路、攀登真理巅峰吧。尽管奋进的道路中可能面临千难万险,我们也可能会伤痕累累,但登上山顶,我们将看到的是无限风光!
邓齐月
作者单位:山西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