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 坛

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的管理。无论是从依规治党带动全面依法治国,还是从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都是为深入执行目标责任方面明确方向,切实做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党的十九大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目标责任管理,是目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只有深刻透视和分析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在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整体推进目标责任管理工作。
  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分析
  1.主体意识站位不准,主导作用得不到发挥。首先在理解程度上,一些单位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度理解,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走过场,摆样子,存在抓不严、抓不实等现象;在组织力量上,一些单位党政领导只停留在会议讲话、喊喊口号、被动应付,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理解不透彻,没有融入到日常的实际工作中,从而导致“谁分管,谁负责”,“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实际绩效上,部分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生产、完成指标上,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潜意识中有了“轻”、“重”之分。
  2.目标责任制度宽泛,工作的规范性不够严格。一是在执行制度时,区域性差别不大,文件普遍存在照抄、照搬、照转的问题,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联系不紧;二是在责任的分配时,职责范围不明确,导致出现责任交叉和责任空档等问题,针对性和约束性硬性要求不够,执行部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感到很为难;三是在责任的考核中,大多采取年终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民主测评等形式进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责任落实是否到位等问题;在考核的内容上缺乏客观标准,存在检查内容好坏无区分的现象,让人感觉意义不大。
  3.日常督查时紧时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是在目标责任管理过程中缺乏经常性督查、检查、提醒,使一些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淡薄,有个别党员干部甚至不清楚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有哪些,导致在具体落实上不到位。二是一些单位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中,虽然也坚持做到“三签字”、“四公开”、“五上墙”,但为了应付检查,没能经常性对信息的公开程度进行更新,员工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工作的主要对策
  1.明确具体责任,强化制度层层落实。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与企业安全稳定工作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压实责任,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要职责,领导班子同志负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坚决将“一岗双责”执行到位,形成逐级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上下联动的目标责任落实体制。要从严执行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同煤集团“双十项”规定,并将“一岗双责”不断深化为责权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细分目标责任,夯实基础性工作。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思想认识上和重视程度上明确,及时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二是每年要根据上年度目标责任工作开展的情况,并结合当前实际,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内容。三是要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把完备制度作为权力运用程序的着眼点,灵活运用考核机制,规范考核标准,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程序化。
  3.创新目标责任管理的日常督导作用。一是坚持班子成员定期向党委汇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情况。二是不断创新日常督查的形式,班子成员要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三是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区队、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的“四进”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不越纪律红线。四是拓宽员工群众的监督举报渠道,做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队伍,扩大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的覆盖面。
  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管理重在落实,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扎实抓好目标责任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责任分工具体明确,责任考核科学有效,惩治力度严格严厉,才能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张琼
作者单位:同煤集团煤峪口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3-26期

  • 第2018-03-25期

  • 第2018-03-24期

  • 第2018-03-23期

  • 第2018-03-22期

  • 第2018-03-21期

  • 第2018-03-20期

  • 第2018-03-19期

  • 第2018-03-18期

  • 第2018-03-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