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编导综合素质的高低,常常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因此,需要通过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向现场的新闻人物学习、在新闻实践中加强专业学习三条途径提高综合素质。
电视节目编导不同于记者或主持人,这个群体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工作是在“幕后”。但编导综合素质的高低,常常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电视事业既是记者和主持人的生命,又是“幕后”角色——编导的生命。编导加强学习,无疑是编导事业成功的最重要、最坚实、最长久的基础。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述编导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
途径一: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电视编导要善于培养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的乐趣,是加强学习的重要途径。一名优秀的节目编导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当爱上阅读,就能在一本本好书的字里行间,发现明亮的思想、高贵的品质、纯净的道德。
读书是电视编导具备良好文化素质不可忽略的重要前提。对于编导而言,文化素质是基础,只有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促进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继而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节目编导的文化知识不仅要力求专与深,还应力求广与博。这一切,要靠读书来实现。
如何读书?应该从三个层面入手:其一,读书要趁早。编导培养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否则,当自己面对记者交来的新闻素材、面对观众期待的时候,因“书到用处方恨少”而捉襟见肘、张口结舌时,恐悔之晚矣。其二,读书贵在坚持。编导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编导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其三,善于读“杂”书和一些“难读”之书。电视编导每天面临的都是和新闻记者同样的新事物、新问题,这就要求编导成为“杂家”,读书亦要“杂”。所谓“杂家”,是指编导应涉猎广泛、触类旁通,做复合型人才。另外,编导还要多读“难读”之书,多读一些有深度的书,甚至要善于阅读一些原著、经典之作,只有这样,才能在节目制作中游刃有余。
途径二:向现场的新闻人物学习
电视编导不同于前方记者,与新闻现场林林总总的新闻人物常常是一种未曾谋面的间接关系。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新闻人物大多是有时代特点和时代风采的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先进人物,抑或是在其业界或行业中有某种代表意义、标杆作用的代表性人物,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鲜活地、生动地被记录在记者的镜头之中,然后需要节目编导和记者甚至包括主持人一道,经过对新闻素材的精心制作,将这些新闻人物准确、生动地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镜头中的人物无疑是“师”,制作节目的过程无疑就是节目编导难得的学习机会。
笔者曾长期参与健康养生类节目的采访、编导和主持,在与“白衣天使”打交道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譬如“悬壶济世”,让笔者懂得了为什么那么多医生、护士将原本复杂的医患关系处理成温暖的亲人关系;“医者仁心”,让笔者看到了广大医疗卫生战线的从业者为什么能将南丁格尔精神诠释成病床前的浓浓爱心;“大医精诚”,让笔者明白了为什么总有人在“红十字”的召唤下,以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医学文化为己任,并为此兢兢业业、义无反顾。
不仅仅是“白衣天使”,劳动模范、身边好人、道德标兵,哪怕是最普通的市民群众,以及工作在最不起眼角落中的平凡劳动者,只要他们出现在记者的镜头里,只要他们成为一档节目的主人公,节目编导都应该自觉地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都应该通过节目看到他们善良的内心和高尚的品格,都应该将他们身上所有的正能量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途径三:在新闻实践中加强专业学习
新闻实践是电视编导加强专业学习的“富矿”。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都是电视编导永远的政治教科书和永远的专业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专业的一个政治大纲,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才能从根本上懂得新闻的根本规律以及新闻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曾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毛泽东明确提出的“政治家办报”,胡锦涛强调的“三贴近”“走转改”,都是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四点希望,概述了新闻工作者该有的职业道德和信仰,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中国特色新闻事业、新闻工作纲领性的政治指南。电视编导不能游离于新闻队伍之外,毫无疑问地应该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理解、应用。同时,电视编导亦应同电视新闻记者、主持人一道,在新闻实践中,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育,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和业务素养。惟有此,才能做到坚守党性原则,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践行马上就干、钉牢钉子、认真负责、激情创业、敢于担当的“五种精神”,才能主动地多看、多学、多研究优秀新闻作品,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聂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