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深度报道

晋中市:调结构重点抓“三条”

  如何调整种植业结构,使之真正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晋中市的做法是把握“三条”:即调结构要体现市场需求导向,体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体现结构优化升级。
  体现市场需求导向。晋中市针对近年来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从2016年开始至今每年以6万亩的规模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同时,对市场行情看好的蔬菜、水果、药材等特色农作物则扩大种植面积。
  体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市以“稳粮、优经、扩饲”为指导,加快蔬菜、药材、杂粮等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发展。全市蔬菜生产以“特色和绿色同步,设施和露地并举,果菜和叶菜齐抓”为抓手,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将基地建设的范围由平川向东山延伸。药材产业在市场需求和药材合作社的带动下,黄芪、黄芩、柴胡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发展较快,全市药材面积达到近24万亩。
  体现结构优化升级。2018年,全市无论从“粮经饲”大的分类看,还是从“粮经饲”占比、主要作物面积增减看,整体体现出“一减两增”的趋势:
  从“粮经饲”大的分类看,粮食作物面积减少5.18万亩,减少1.4%;经济作物面积增加5.95万亩,增加7.2%;饲料作物面积增加2.39万亩,增加49.5%。从“粮经饲”占比看,三者的比例由2017年的81:18:1,变成了2018年的79:19:2。具体表现是,粮食作物调减了2个百分点,经济作物调增了1个百分点,饲料作物调增了1个百分点,总体调整幅度在4个百分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1-08期

  • 第2019-01-07期

  • 第2019-01-06期

  • 第2019-01-05期

  • 第2019-01-04期

  • 第2019-01-03期

  • 第2018-12-28期

  • 第2018-12-27期

  • 第2018-12-26期

  • 第2018-12-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