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深度报道

太原市:财政为结构调整“加油”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之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牵引力和推动力,这是太原市发挥财政杠杆效应走出的一步好棋。
  2018年,市县财政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其中市财政为减玉米和扶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建设投入资金3700多万元,以此助推粮食结构优化和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在市财政的示范引导下,各县市区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财政扶持政策,为结构调整“加油”。
  清徐县、阳曲县、晋源区、小店区、娄烦县、古交市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做好政策导向。清徐县财政2018年列出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具体为,改种葡萄每亩扶持300元,改种高粱每亩扶持100元,同时扶持农技托管,对高粱托管服务每亩补贴90元。另外,对建设设施温室、大棚,种植杂粮、草莓、芦笋、食用菌同样给予扶持,对打井、购置农机具、建设冷库给予配套补助;对品牌建设给予奖补。这样的政策导向确保了调优种植业结构的目标实现。
  小店区的扶持政策是这样的:每调减1亩籽粒玉米给予补助资金100元,整村退出籽粒玉米种植的,每亩补助200元。晋源区的奖补政策则是对特色产业和新型产业予以倾斜,给予高额补贴。即对改种当地特色农作物——水稻的,每亩补贴1000-1500元,对发展花卉等新的经济作物的每亩补贴1000-1500元。阳曲县的财政奖补也很有自身产业发展导向,对种植蔬菜、水果、杂粮、中药材的每亩补贴100-400元,以此鼓励农民和产业政策合拍,与市场需要接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1-08期

  • 第2019-01-07期

  • 第2019-01-06期

  • 第2019-01-05期

  • 第2019-01-04期

  • 第2019-01-03期

  • 第2018-12-28期

  • 第2018-12-27期

  • 第2018-12-26期

  • 第2018-12-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