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坛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对于每一位干部来讲,干部人事档案是反映其德、能、勤、绩、廉以及学习工作经历、政治面貌、专业素养、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纪录材料,以此作为党组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从这一角度讲,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党利用执政资源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那么,如何做好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应在三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把好档案材料收集和归档前的审核关

  干部人事档案形成前,表现方式是文图材料,由干部本人填写或所在工作单位出具。档案管理部门对这些材料收集并归档后,才能形成干部人事档案。但是,恰恰在收集和归档前,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对这些材料认真审核,导致一些假材料进入档案,使档案失真。
  例如,曾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的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其中,他的入党申请书写于1990年3月,却有“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指引下”的表述。众所周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卢恩光怎能提前两年知晓?但是,档案管理人员对卢恩光的入党材料收集并归档前没有仔细审核,就进入了其干部档案。此问题直到2016年初中央巡视组进驻司法部后才被发现,并据此发现了此人更多违纪情况。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并非简单地收集档案材料后归档,而是要认真审核归档材料的真实性。
  一是在严格执行档案材料收集和归档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要重点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严格核查,关键之处是时间、地点、人名、专业名词、数据是否真实;二是要新旧材料比对。由于入档材料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当事人或无意或有意,均可能造成年龄、身份、入党时间、学历表述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一旦发现这两种情况出现,应停止归档,让材料形成部门重新制作。

  严防档案传递和查阅中的漏洞

  干部因工作调动或职务发生变动后,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传递档案。这一做法,符合我党“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也是干部档案管理的正常流程。但是,由于某些干部为了调动或提拔,与某些掌握权力的党政领导暗中沟通,竟然达到了调动或提拔的目的。
  中央组织部2015年通报的广西、黑龙江查处两起干部档案造假案件,就是这一问题的典型反映:201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陈秋华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时任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柳铁建,柳表示想调到自治区林业厅工作。之后,柳铁建把自己伪造的个人履历交给陈秋华,在陈秋华安排下,柳以伪造身份调入广西自治区林业厅管理的林业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任副主任;黑龙江双城市双城镇政府科员孟德勇,到双城市招商局工作后,2007年至2012年初,其造假的个人档案没有交到双城市招商局,而是由其本人私自保存。直到准备提拔孟德勇为招商局副局长时,他才把个人档案交出。2012年3月,双城市委组织部在没有对孟的档案进行严格审核的情况下,将其提任为招商局副局长,导致用人失察失误。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干部档案在管理上失控的原因,一方面是干部本人档案“有鬼”,见不得阳光;另一方面,干部用人单位心知肚明,在干部档案管理上不作为,导致用人与管理档案“两张皮”。
  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作为干部的用人单位,一定要责成档案管理人员,核查其档案是否实行了有效管理。如果档案处于失控状态,应及时采取组织措施,严查档案去向,并对当事人及档案管理者问责。再一点是,在干部调动或提拔时,一定要在档案传递上,按有关规定,对报送或移交的干部档案,建立档案副本,填写报送单、传递单,再由档案转出单位派专人送达,或者由档案接收单位派专人取回。绝对禁止邮寄档案或干部本人自带档案。
  此外,笔者还想谈谈干部档案查阅时的把关问题。这是因为,一些单位对档案管理不严,极有可能导致干部档案被查阅时,有人借此作手脚,或越过档案管理员,直接对查阅对象的档案进行翻阅,造成超规定范围阅档;或趁机涂改、抽换档案材料;或借阅档案后,对有关内容进行复制。这些行为一旦产生,不但破坏了档案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很有可能掩盖事实或造成泄密。因此,作为干部档案管理者,一定要严格执行档案有查、借、阅制度和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否则,将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干部档案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很重要,但其根本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果这方面存在短板,再好的制度也会在执行中打折扣。笔者的观点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除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之外,应下两个硬功夫。主要是:
  一、力戒诱惑,恪尽职守。作为干部档案管理人员,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管理员,一定要经得起诱惑,要经得起提拔的诱惑。从多起干部档案造假案件看,档案管理人员之所以把关不严格,心中有“唯上”思想,即领导让怎样干,就怎样干,得罪了领导,以后怎么提拔?所以,档案管理者心中有了这种诱惑,把关自然放松。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摒弃这一思想认识,恪尽职守,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要经得起物质利益诱惑。档案管理部门是清水衙门,但是,一些想在档案上做文章的人,若要让你为其创造条件,你就会身价提高,但最终结果必定得不偿失。这个账,档案管理者一定要算明白,不要为小恩小惠所诱惑。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干部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档案,其管理的档案是党的执政资源,是精英人才的工作纪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能力。要提升自己辨假识真的能力。当前,干部的知识层次较前些年有了很大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就要不断学习,把自己打造成智慧性档案管理人才。这样,才能看懂弄清所管理的档案内容,一旦发现问题,可做到及时识别;要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的能力。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运用的大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进档案管理手段创新。运用好信息化手段管理干部档案,首要的问题是档案管理者要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和运用,逐步用所学知识改造升级现有的传统管理模式,有了这种能力,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服务。 (作者单位:山西日报报业集团)

刘桂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5期

  • 第2019-08-04期

  • 第2019-08-03期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