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坛

推进人才队伍培养 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实效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其政治属性,也有其专业要求。国有企业党建专业化能力的强弱体现着党建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
  目前,基层企业的党务工作者综合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党务工作者兼职现象多,缺少专职人员、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日常的工作中,培训形式单一,创新不足。笔者认为,增强企业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党建队伍建设是时代需求

  增强企业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着眼新时代,各国有企业提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目标。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增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能力是党建工作队伍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形势任务和基础理论所占比重过大,基层党建工作实务和实操演练的课程比重偏低,培训方式中单一讲授的课程偏多,对基层党务工作者培养的规划实用性不强。党务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党建工作。
  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必须确立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把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同行政、技术干部队伍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提高企业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创造一个党务工作者成长的良好环境。

  基层企业党建队伍的工作现状

  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为企业的全体党员,党员队伍所发挥的力量直接影响企业党建工作的质量。在当前企业的党员队伍中,力量仍然较为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事党建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较少,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公布了当前党建工作的新任务,使企业原本薄弱的党建工作任务加重,而加重繁重的党建工作需要大量的专职工作人员来完成,企业党建工作人员数量欠缺导致党建工作受到影响。
  其次,党建工作人员的水平较低,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协调组织能力,且理论水平较差,对于党建工作缺乏实际经验,不能使党建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党建制度不够完善,党建管理制度是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党建管理制度不能与发展中的企业相适应,从而导致党建工作出现问题,尤其是在党员评议及党员绩效考核等方面较为明显。并且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还做不到与时俱进,在制订制度方面欠缺一定的创新,导致党建工作出现一些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企业党建队伍建设

  推动企业党建队伍建设,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党建+”思维模式,加强人才素质培养,从而使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责任制,科学制定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和职责,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责任到人,落实到位,配套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以激发广大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完善党务工作者保障机制,保证国有企业党务工作的经费充足,实行专款专用,合理安排党务工作的活动内容、时间和参加人员,为党务工作者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对他们的工作业绩给予鼓励、肯定,对党务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同志给予表彰。
  二是突出政治素质,把好党建队伍入口关。建立科学能力准入机制,完善公开招录、择优遴选、试用选调等做法,建立试用期制度,择优选用优秀人才。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先测评、后任职的基本能力准入机制。探索建立党建工作队伍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机制。注重提拔青年党员到党务工作部门,促进了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注重对党务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培训,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把一些技术、业务骨干放到党务工作岗位进行锻炼。
  三是加强培训培养,拓宽党务工作者成长途径。采取送党校学习、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党务工作者系统地学习党建理论,提高自身运用理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党务干部理论培训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高党务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通过经验交流会、党建理论研讨会等形式,让党务工作者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党务工作者加强自身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实行换岗锻炼,培养复合型党务干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岗位轮换,使其在不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成为既熟悉党务工作又熟悉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注重本领提升,不断提升党建队伍专业化水平。把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作为提升党建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方面,将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转化为具体工作思路,确保落实到位。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专业化视角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在实践中锻炼化解矛盾的能力、干事创业的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要能理论结合实际,从调查研究中寻找规律,用理论知识具体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规范自我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企业和谐与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作者单位:中交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李鹏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5期

  • 第2019-08-04期

  • 第2019-08-03期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