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论 坛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新闻行业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素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阅读体验上,更注重新闻信息的原创性与真实性,于是“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应重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实现突破性发展。然而当前新闻采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新闻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对于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成为新闻信息的“缔造者”,如果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不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势必会造成虚假消息满天飞的后果。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应采取有效的手段,甄别海量新闻信息中的真实新闻,并将其传播给大众,而不是在没有考证的前提下就肆意炒作。
  1.2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思维与认知
  当前新闻采编工作者在思维与认知上存在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新闻采编人员对于新媒体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认知,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站在主观的角度上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但如果一直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新媒体,是永远无法意识到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的,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上,一旦思维与认知出现了偏差,不但会被市场淘汰,也会导致整个媒体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1.3新闻内容的编辑与制作与时代发展间的距离
  时代的迅速发展,让人们对新闻内容有了更高的追求,越来越多新兴词汇的涌现,使人们感觉到传统的新闻内容过于死板,导致人民群众对新闻内容不感兴趣。“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新闻的编辑与制作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央视新闻主播也开始通过段子的形式播出新闻,这种播出效果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受到了很多好评。显然,这些接地气的段子既能传递新闻,又能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合。因此新闻内容的编辑与制作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二、“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的发展
  2.1对媒体间的资源整合进行强化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从媒体传播的特点来看,新闻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身处新时代,看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角度应该更犀利,不要把传统媒体仅仅看作是提供内容的工具,也不要把新媒体当作内容分发的渠道,新闻工作者要意识到,新闻内容之所以是最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源自于其原创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到大众的趣味,依据媒体平台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内容。
  2.2对新闻内容编辑与制作的模式进行转变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在思维方式上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这种模式下编辑与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让广大受众没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往往在编辑与制作过程中过分重视新闻内容的严谨性会使受众产生疲劳的感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编辑与制作模式应该更重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将诙谐性、欢快性等特点融入到新闻信息中,所以,广大新闻采编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思维认知方式,在内容与语言上实现创新发展,编辑制作出符合当下新闻受众感官体验的新的内容。
  2.3与读者观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交流
  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意识到在“全媒体+”时代读者和观众就是衣食父母,与他们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因为广大群众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受众,更能及时地反馈和提出建设性意见。“全媒体+”时代为新闻采编工作者与读者观众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在新闻内容发布后了解到读者观众的见解,读者与观众也会积极分享自己在阅读新闻内容后的心得体会,针对实时新闻发布评论。新闻发布者就可以根据这些评论来了解群众的想法,并与读者和观众进行实时交流,切实提高读者的关注度。
  总结:
  对于新闻行业来说,伴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全媒体发展理念已经势在必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应该借助这样的发展背景进行高度融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功能的依赖,为新媒体的发展打好基础,也为传统媒体的创新拓展渠道。新闻采编工作者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打开自己的思维认知,提倡创新,尊重新趋势,积极主动地探索新闻采编工作的新方向,唯有如此才能够推动新闻采编工作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柳林县广播电视台 刘忠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0-12期

  • 第2019-10-11期

  • 第2019-10-10期

  • 第2019-10-09期

  • 第2019-10-01期

  • 第2019-09-30期

  • 第2019-09-29期

  • 第2019-09-28期

  • 第2019-09-27期

  • 第2019-09-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